勵志人生首頁青春勵志

別讓你的奮鬥,成為對苟且的包裝

排隊的時候,讓人最開心的不是前面的人越來越少,而是後面的人越來越多。

那讓人最悲催的呢?我前幾天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就經歷了。

晚上 6 點左右,剛好是超市購物的一個高峰期,每個收銀台前面自然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按照 「我排的隊伍永遠最慢」 定理,我想都沒想就找了一個最近的隊伍排進去了,因為據說這個定理永遠在不信它的人身上最靈驗。

我一邊看著手機,一邊排著隊,後面的人越來越多,前面的人越來越少,我很快就到了隊伍的中間位置。

隨著後面人數的增多,我的幸福感也在不停地提升(你看有時候人還是很容易滿足的),直到……

旁邊開了一個新的收銀台。

於是幾乎所有站在我後面的人一窩蜂地沖向了新的櫃檯。而我因為已經排到了隊伍的中間,所以並不願意放棄這已有的成果。但是那邊的隊伍看著也非常誘人,似乎去那邊能夠更快一些。

正當我絞盡腦汁拚命計算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這種猶豫是多餘的了。因為兩秒鐘後,不論我去哪個隊伍都是隊尾,再也沒有什麼好糾結的了。

那個時候我特別羨慕我前面的人,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動搖,他們很清楚自己要排完這支隊。至於有沒有新的視窗,他們不關心。我也很嫉妒我後面的人,因為他們知道排在我後面實屬無奈,如果有了新的機會就願意快速轉換。

反倒是我,看似擁有不錯的位置,其實只是用刷微博的時間耗出來的 「優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過去叫雞肋,現在有個更文藝的名字:苟且。

相信你的朋友圈裡一定有這種人。

今天看了一本書,馬上發個配圖的狀態。通常的句式如下:某某高人推薦的書確實不錯,刷了三個晚上終於看完,內容深入淺出,對得起這幾天的黑眼圈。喔,不對,應該是 「對得起這幾天的黑!眼!圈!」

或者為了見某位 大V,特意花錢報名參加了一個活動。合影自然不能少,重要的是要配上:今天能見到 XXX 甚是榮幸,真是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又或者是周末跑去聽什麼八竿子打不到的行業大會,發一個九宮格的現場圖,上面寫上:今天又是收穫滿滿的一天。

……

這個單子可以一直列下去,不過你應該已經找到你朋友圈裡對應的這種人了吧?

我欽佩努力的人,尤其是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為此不停奮鬥的人。但是我特別看不慣的就是那些明明自己腦子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還要不停擺出一副我正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你們除了點讚千萬別攔著我的姿態。

他們每天都會讀很多書,思維導圖做一堆,和你說話時三句不離開 「XX 書上說過…...」。但是如果你問 TA 這些書除了讓你顯得很博學之外,解決了你什麼實際困惑的時候,多半 TA 會告訴你 「你讀書這麼功利,將來一定會出問題的」。

他們每天想盡一切辦法去認識牛人,如果能夠加到牛人的微信更是榮耀百倍。然後呢?牛人能和我們說的基本上書上都能找得到,加了牛人微信之後,除了給朋友展示一下之外,說實話真沒太大的用處。

至於各種有的沒的大會,不要期待獲得太多有用的信息,事後花幾分鐘看看相關報導其實是最省事省力省車費的做法。

你問我為什麼這麼清楚?因為我也正在努力掙脫這種 「表演奮鬥」 的束縛。

過一段時間就要高考了,當年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哪道變態的考題,也不是考場外形形色色的老師家長,而是一位同學面部抽搐的吶喊:我拼過了,我不後悔。

當時看著他的樣子,我知道這個世界除了 「奮鬥」 和 「不奮鬥」 之外,還有一個選項叫做 「假裝奮鬥」。

不論你奮鬥與否,結果都有可能是成功或者失敗,只不過奮鬥更容易成功,不奮鬥更容易失敗。但是如果你是在假裝奮鬥,那麼結果通常百分百是 「失敗」,原因很簡單:

「假裝奮鬥」 就是為失敗準備的前戲。

這位吶喊的同學和我同班,每次都能看到他上課睡覺的身影。而他所謂的 「拼過了」,其實就是 「熬夜刷題」。

有一次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路過他的床邊,不是,是桌邊,剛好他起來上廁所。我們一起走廊里瞎扯淡,結果他突然來了一句:「昨天看書看到凌晨三點,又賺到了。」 於是我說:「你帶紙了麼?」

其實我也沒好到哪裡去,雖然沒有熬夜刷題,然後上課睡覺,完美地錯過老師講過的所有精華,但是我也染上過一種很嚴重的 「絕症」,叫做 「完美筆記病」。

就是那種看書一個小時,花心思設計筆記要 8 個小時的病。至於筆記上到底寫的是什麼內容,每個內容之間有什麼關係,我根本不知道。設計筆記樣式,排版各個板塊都已經這麼累了,誰還有空想那些東西啊!

後來我發現我做的這個不叫筆記,準確地講應該叫 「筆記本上的黑板報」。

我其實沒有用多長時間就治好了這個病,因為我發現那些考試成績比我好的人,筆記寫得一個比一個醜。

當然我知道不是把筆記寫醜了,成績就自然會上去,只是人家知道把筆記做成黑板報,那叫做假裝勤奮,而把花時間好好讀書,並且考一個高分才叫真正的努力。

自從高曉松的 「眼前的苟且」 家喻戶曉之後,好多人都開始為了 「詩和遠方」 而奮鬥。但是並不是所有讓你疲憊,讓你興奮,讓你痛苦,讓你流淚的事情都能叫做奮鬥。

因為 「奮鬥」 有時只是對於 「苟且」 的包裝而已。

很多時候能夠收到讀者的提問,問我最近在讀什麼書,我通常都會把之前讀過的比較好的書推薦給他們,與此同時也會督促自己多看一些書,再多看一些。因為我看過的好書就那麼多,推薦完了也就肚子裡沒貨了。

所以我曾經一度陷入一種恐慌中,甚至有的時候覺得不讀書你還是人麼?別人說這是 「知識焦慮」,我說這乾脆就是 「知識抑鬱症」 啊~

直到有一天,我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後,又看到了一位朋友發來的微信,問我最近在看什麼書,有沒有什麼書單可以推薦給他。

可能是因為工作太累了,也可能是因為這段時間裝得太累了,我很老實地回復了下面這段話:

我最近不看書。實際上,我已經有好長時間不看了。過去看過的書都沒有消化,碰到了問題依然想不起過去已經看過的解決方法,我覺得再多看幾本除了能吹牛裝逼之外,實際意義好像並不大。等我有精力有需求看書,並且看到真正有價值的書的時候,我再推薦給你吧。

說完了這段話,我覺得釋然了。

其實我好長時間讀書,根本不是因為我想要知道什麼事情,也不是因為這本書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幫助我解決什麼問題,而僅僅是因為最近大家都在談論這本書。如果我不看我可能就落伍了,我可能就不能高談闊論了,所以我必須趕緊讀,最好做個思維導圖,像黑板報的那種。

這種東西在我看來就是 「苟且」,但我們喜歡把它叫 「奮鬥」。

我們考上好大學,我們到了大城市,我們找到好工作……

每個階段我們都在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奮鬥,但是什麼時候開始這種奮鬥變了味,背離了我們的初衷,讓我們記不得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了呢?

我自己也時常在提醒自己,你要真的努力,而不是假裝努力,你要真的奮鬥,而不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苟且。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 「苟且」,不能無時無刻處於奮鬥的狀態。但是為了掩蓋苟且的奮鬥很容易讓人上癮,並且樂在其中越陷越深。

後來我發現如果有幾個方法可以用來檢驗你到底是在奮鬥,還是僅僅在那邊自顧自地表演奮鬥。

有用的痛苦。這個世界有兩種痛苦,一種你承受了之後會變好,另一種純粹是 「吃了也白吃」 的痛苦。

就拿我那個同學來說,他的痛苦不是看書思考的痛苦,而是硬撐著熬夜的痛苦,而這種痛苦對於他的目標來說毫無意義,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讓他在失敗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喊出:我這麼辛苦,為什麼還不行,這個世界不公平。

拜託!要是不論什麼苦,只要吃的足夠就能成功,那我天天都吃甘草片,不咽下去,用含的。(聽說,國外居然還有甘草味的糖,什麼情況)

真實的反饋。我們看書是為了解決問題,記筆記是為了考試,你做任何事都有目的,千萬別忽視這個世界給你的反饋。

看完書,生活過得還是一團糟,那不是書的問題,一定是你的問題。別看了,快去做點實事。記了筆記還考不好,那就是筆記對你沒什麼用,或者你記的方法有問題,趕快調整,別無視這些反饋。

這個世界其實挺善良的,如果你做錯了,它會告訴你。並且會不厭其煩地告訴你,就看你願不願意,有沒有勇氣聽進去了。

除此之外,千萬別忘了這一點。

如果不讓你發朋友圈,不讓你發微博,總之就是沒人會知道你做了這件事,你還願不願意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做這件事。

如果你願意,那它多半是奮鬥,如果你覺得沒人知道還有什麼意思,那我覺得你要警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