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見到張君是在國小,學校組織的作文課上。我們來自不同的班級,彼此間既陌生又興奮。輔導老師讓我們分享關於作文題目的經歷,大家頗感拘束,都不敢說。他是第一個舉手的。講得非常好,我現在還記得他那時響亮的聲音、自信的神采。敢於爭先、自信勇敢,這是他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後來的幾節課中,老師讓張君讀古文。他的停頓、重音、延長、升降調讀得很好、很有技巧。特別是他讀語氣助詞「也」「矣」「哉」等詞時,他總能把我體會不到的情緒讀得特別地飽滿,仿佛故事裡的人如在眼前。我發現他還是一個落落大方,情感細膩的人。到國中我和張君一個班,對他的了解更深。七年級上學期的一節政治課上,老師讓我們談談如何自救,其他人都說的是溺水、火災等常見場景下的自救。他卻說的是如何在核打擊中自救。罕見的場景、新穎的話題,立即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他像一個專家一樣,把這種極端的情況講得有理有據,每一步都有科學道理,令人信服。我不禁肅然起敬:他懂得的課外知識真多呀!後來,每當我看到一些有趣的課外知識,第二天考他,他居然都能對答如流。考了幾次我就不再自討沒趣了,因為我知道這些對於他而言,易如反掌。我早鍛鍊跑步時,經常肚子疼。張君告訴我這是岔氣。他又說,岔氣不是呼吸問題,而是因為不經常鍛鍊或貧血而導致在運動過程中身體不適應,以至某個器官貧血,所以我們才會覺得疼。他還熱心地教我如何調整呼吸,照著他說的,一呼一吸,一呼一吸,我似乎立即覺得也不那麼憋悶了。張君雖然讀了很多書,在生活中,有時卻有點模糊。記得有一次,班主任問他,他的組長是誰。他莫名其妙地反問「什麼組長?」 班主任都被他的糊塗給氣樂了,「這麼久了,你都不識自己的組長麼?」望著這樣糊塗的張君,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這篇文章里說藤野先生的話「這位先生穿衣太模糊了」,張君的忘性與藤野先生忘記戴領結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意呢?但他有時其實很認真,遇到正經事的時候,更是一點也不糊塗。每周的升旗儀式,他是我們班站得最認真的人,是標準的軍姿,如同一棵挺脫的小白楊。我若是想和他說點什麼話,他一定不會理我。張君課外積累的知識很多,可他的成績卻並不拔尖。因為考試不考這些東西。我常常想到他和我談起課外知識的樣子,連比帶劃,整張臉都閃著光,連眉毛都泛出熠熠的光輝。我身邊有很多的同學,有埋頭苦讀不聞窗外事的,有虛度光陰放飛自我的,有閱讀偏狹見識不廣的……我想,我們都應該向張君學習,廣泛涉獵各科知識,多了解一點,做個博學家,這對於我們的成長是大有益處的。
【作文點評】生活是寫作永遠的源泉。這篇文章的小作者始終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把自己與張君交往的幾件事寫得真實可感。語言樸實,卻有一種家常的風味,讀來讓人回味無窮。好的文字,不是靠辭藻的雕琢,而是依靠真情實感。只要對生活永葆熱情,就會發現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一花一葉、一石一木、一人一事,都可融入我們的筆端。
指導教師:陳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