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劓、剕、宮、大辟
五刑是中國古代官府對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種主要刑罰的統稱,包括墨、劓、剕、宮、大辟。以下是詳細介紹:
墨刑,又稱黥刑,是在罪人面上或額頭上刺字,再染上墨,作爲受刑人的標誌,是最輕的一種刑罰。
劓刑,是割去受刑人的鼻子,較墨刑爲重。
剕刑,又稱刖刑,是指砍去受刑人手或足的重刑,砍去手足相類似的還有砍去膝蓋骨的臏刑。
宮刑,是破壞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殘酷刑罰,剝奪了受刑人“傳宗接代”的能力,在中國古代社會被視爲是最大的恥辱和不幸,因而是五刑中除死刑以外最爲殘酷和最重的刑罰,一般適用於較重的犯罪者。
大辟,隋代之前死刑的通稱,隋唐之後五刑刑名不用大辟,稱死刑。
這種體系一直延續到清末,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