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科舉考試中院試的生員
秀才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主要指通過科舉考試中院試的生員,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
秀才一詞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原本並非科舉功名的範疇,也不特指讀書人,而是相當於現在的俊才或英才。漢武帝時期,朝廷推行官員選拔制度改革,秀才與孝廉一起成為地方官員舉薦的兩種優秀人才。隋朝科舉制度開科取士,秀才成為考中功名者的職稱。唐初科舉考試中設立秀才科,但後來秀才科被廢除,秀才一度成為讀書人的統稱。宋代時,參加科舉府試的人,無論考中與否都稱為秀才。明清之際,秀才的意思逐漸固定下來,這時的秀才有一定門檻,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經過院試取得入學資格的生員,才可稱為秀才。
秀才雖然沒有國家俸祿,但可以獲得一定的特權,比如免除賦稅,可以直接找縣官提建議等。因此,秀才這個最低功名成了明清兩代出身貧困的讀書人科舉考試的歇腳所。他們往往一邊通過教書獲得經濟來源,一邊繼續考取功名。但因為競爭激烈,尤其清代統治者排斥漢人做官,許多人也就一輩子待在這個歇腳所。在明清時的中國,秀才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他們在地方鄉村中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經常會作為一般平民與官府之間溝通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