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什麼是可食地景

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e)是一種將園林設計與農業生產相結合的景觀設計理念。它通過種植可供人類食用的植物種類,如樹種、漿果植物、蔬菜、藥草、可食花卉和觀賞性樹種,來構建既美觀又具有實用價值的園林景觀。這種設計不僅關注植物的食用價值,還注重它們的觀賞特性,以及與場地原有地形、園林建築、水景和景觀小品的和諧融合。

可食地景的設計原則包括遵從科學的共生原理和生長週期,合理搭配植物的大小、顏色和密度,以創造出顏色濃淡相宜、高低錯落、疏密得當的景緻。它的環境、經濟、社會價值體現在能夠保護和建設居住區生態環境,降低碳排放,同時爲都市環境的綠色、健康、生態發展指明方向。

可食地景在當前城市居住區中的應用形式多樣,包括陽臺露臺可食地景、屋頂可食地景、庭院可食地景、公共綠地可食地景等。這種設計理念不僅解決了人們在種地和維護城市綠化之間的矛盾,而且使得菜園如同美觀別緻的園林一樣,促進了居住區環境的改善和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的健康發展。

可食地景的概念起源於1980年代,由園林設計師、環保主義者Robert Kourik發明,並在Rosalind Creasy的《The Complete Book of Edible Landscaping》(可食地景完全指南)一書中得到推廣,使其成爲主流園林設計界中的一箇重要概念。這種設計理念是對傳統農業景觀的復興,早在10世紀,本篤會的僧侶就在玫瑰園的外圍種植草藥,而古巴比倫和古埃及的園林也使用了類似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