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中國古代的稱謂,最初是用來代指周王朝及其屬於周的諸侯國,後來逐漸擴大,包括了整個九州地區。在歷史上,華夏也被稱爲“漢地九州”,並且有“東夏”、“南夏”、“西夏”等稱呼,分別指代華夏的不同局部地區。華夏的地理範圍在先秦時期開始萌芽,並在漢武帝以後穩定下來。華夏的概念不僅侷限於地理層面,更深層次的是文化沉積和價值體現。
在春秋時期,中原各國的社會發展比周邊民族先進,因此自稱爲“華夏”。唐朝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解釋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裏的“華夏”連稱,本義是指衣冠華美且重視禮儀。隨着時間的發展,華夏一詞演變爲古代中國的別稱,周邊民族也逐漸認同並融入華夏族。
華夏的始祖包括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以及堯、舜、禹等。華夏先民在黃河、長江流域留下了衆多的文明遺址。華夏也稱“華”、“夏”或“諸夏”,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大約從編著《尚書》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綜上所述,華夏是中國古代的一箇文化、政治實體,代表着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和禮儀社會,隨着時間的發展,它逐漸成爲中國的別稱,並涵蓋了整個漢族和漢地的地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