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六家七宗是東晉時代佛教學者對於般若性空概念的不同解釋和闡述,形成了多種學派和觀點。這些學派和觀點主要包括:
本無宗:由道安創立。
本無異宗:由竺法深和竺法汰創立,作為本無宗的一個分支。
即色宗:由支遁創立。
識含宗:由於法開創立,他是於法蘭的弟子。
幻化宗:由竺道壹創立。
心無宗:由竺法蘊創立。
緣會宗:由於道邃創立。
這些宗派的形成,反映了當時佛教內部對於般若思想的多樣化理解和解釋。其中,本無宗、即色宗、心無宗被認為是當時佛教般若學說的主流。這些宗派的產生,與東晉時期佛教與玄學的相互影響和融合有關,也是佛教在中國發展和獨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