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這個詞最初見於突厥石碑,被稱爲三十姓或九姓塔塔爾,是突厥汗國的主要屬民之一。這個名稱在歷史上有着不同的音譯和含義,如唐代文獻中的“達旦”,以及後來出現的“達達”“達怛”“達靼”“韃靼”等。
“塔塔爾”也是本民族自稱“tatar”一詞的音譯,其原意爲“茅舍”。塔塔爾族是一箇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在唐代時是中國北方遊牧的突厥汗國統治下的一箇部落。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突厥汗國衰亡後,塔塔爾族逐漸強大。在唐代以後,“韃靼”一名成爲對中國北方諸部落的泛稱。
塔塔爾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支,是在保加爾語和克普恰克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古回鶻語、喀卡尼亞語、古烏孜別克語都對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塔塔爾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新疆地區、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巴爾幹、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這個民族有着豐富的文化和歷史遺產,包括獨特的語言、文字、音樂、舞蹈和宗教信仰。塔塔爾族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社會結構相對鬆散,注重個人自由和民主精神。
此外,塔塔爾族的飲食習慣也很有特色,他們一日三餐,喜歡食用面、肉和奶製品,以及一些大米製作的特殊食品。塔塔爾族的婦女以烹飪技藝高超而著稱,善於製作各種糕點。他們的風味飲料包括類似啤酒的“克兒西麻”和“克賽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