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比喻用欺騙的手段改易人事;也暗指嫁接。下面來了解一下這個故事:
很久以前,有位公子名喚周近,在江夏經營一些規模不大的買賣。他的堂弟周際,為人奸詐,常在背地裡搗鬼,企圖取而代之。周近覺察到堂弟的野心,卻並不聲張,只是暗暗留心防備。
一天,周際向哥哥借一枝金釵,說是要到姨母家拜壽,怕有失禮數。周近便將一枝金釵交給堂弟。第二天,周際又向哥哥借一百兩銀子,說有要事須急速前往。周近又將一百兩銀子交給了堂弟。
周際藉故推託,一直留在姨母家沒有回來。周近派人去姨母家打聽,方知周際並沒有在姨母家。周近大吃一驚,猜想堂弟一定是另做了好打算。
這天晚上,忽然有人叩打後門,說是公子病重,求見兄長商議後事。周近見是家奴小喜,料知其中必有隱情,於是跟隨他來到後花園。小喜指著地上一株大樹說:“公子從樹上跌下來,昏迷不醒。”周近四下里尋找,不見有人。只見滿地都是菊花凋落的花瓣,他恍然大悟:原來這小子把花枝與樹幹嫁接在一起了。周際這計策是請君入甕呀!想到這裡,不禁暗暗嘆服他的詭計。這時果然聽到有人自房上躍下,“撲鼕”一聲跪在主人面前連連叩頭,正是他的堂弟周際。周近並不揭穿他,而是滿臉堆笑地說:“賢弟這樣費盡心機,真叫我佩服!我因連日忙於料理生意上的事,竟未察覺賢弟的苦心。”
周際聽出哥哥話裡有話,心中不免忐忑不安。周近又說:“我有一事不明,賢弟可否告知?”周際忙說:“兄長請講無妨。”周近問:“賢弟是怎么知道我有銀子的呢?”這一問不要緊,直問得周際目瞪口呆。最後只好實說:“實話相告,哥哥所用的金釵是我借去的。”說到這裡他猛然醒悟:是哥哥的金釵自己拿回去的時候太馬虎了。想到這裡,便支吾著不肯再往下說了。周近聽了滿意地點點頭說:“好個不語的君子!”。接著又追問銀子之事。“銀子的確是你托人到市面上籌集來的。”周際不好意思再隱瞞了。“好個狡黠的奴才!”接著把實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堂弟。“既然如此,”周近說,“賢弟快快請起!我早就知道你是真心實意的。”
第二天,周近便把家產託付給弟弟掌管。從此以後,“移花接木”的故事在江夏一帶傳為美談。
以上就是移花接木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巧妙地利用了“花”和“木”的嫁接,使得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得以實現。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處理問題時需要靈活變通、善於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