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守城門”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寧死不屈的趙將李牧。
有一次,敵人入侵趙國,當時李牧在趙國大營里,他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為敵人雖然人數眾多,但戰術不精,於是決定採用引誘伏殺的辦法殲滅入侵之敵。
第一次戰鬥,李牧故意丟棄了很多物資,讓敵人俘虜了一些人馬。李牧的這種做法使敵人非常驚訝,他們回去報告給國王說李牧的軍隊膽小怕戰。國王信以為真,下令召李牧回朝,撤掉他的職務。
李牧離開了大營,敵人再次進攻,他們很快就進入了趙國國都邯鄲的郊區。這時,新接替的將領無法抵擋敵人進攻,戰敗而逃。敵人見狀紛紛騎馬追趕逃兵,很快就抓住了趙國的士兵。
李牧主動退讓城職以保全了大軍的目的就是要以現有兵力死守城池。但必須做好對趙王和朝廷里的主和派的遊說工作並制定詳細而又嚴謹的死守作戰計畫。經過一番努力,他最終獲得了全城軍民的支持和信任,全體將士都明白只有死守才有生機。
因此,面對敵人攻城時,全體將士嚴陣以待,憑藉城池堅固、糧食充足的條件與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死守作戰。敵人數次攻城始終無法突破趙軍防線,攻城不利致使敵軍傷亡慘重。最後敵軍在趙軍堅守了三年之久後無奈退兵。此戰也被載入了軍事史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