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波耳理論

波爾理論是指一種關於原子結構的理論,由玻爾在1913年提出,是在盧瑟福原子模型基礎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後建立的,成功解釋了氫原子光譜不連續的特點,具體內容如下:

原子能量的量子化假設:原子只能處於一系列不連續的能量狀態中,在這些狀態中的原子是穩定的,電子雖然做加速運動,但並不向外輻射能量。

原子能級的躍遷假設:原子從一個定態躍遷到另一個定態時,原子輻射一定頻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這兩種定態的能量差決定。

原子中電子運動軌道量子化假設:原子的不同能量狀態對應於電子的不同運行軌道。由於原子的能量狀態是不連續的,因此電子運動的軌道也可能是不連續的,即電子不能在任意半徑的軌道上運動。

但是,玻爾理論也有其局限性,它只能解釋氫原子的光譜,在解決其他原子的光譜時就遇到了困難,如把理論用於非氫原子時,理論結果與實驗不符,且不能求出譜線的強度及相鄰譜線之間的寬度。

此外,波爾還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互補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等重要理論,對現代科學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