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名稱的由來主要包括其獨特的形態特徵、與古代歷史故事的關聯、以及地區方言的演變。以下是相關介紹:
形態特徵。其地下莖節上通常會長出許多鬚根,這些鬚根的形狀像耳朵,彎彎曲曲,因此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折耳根」。
歷史故事。與古代歷史人物越王勾踐有關,在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曾帶領眾人以這種植物為食,以充飢廢荒。這種植物的中文學名為蕺菜,在西南方言中,「蕨」音同「折耳」,因此有了「折耳根」這個名稱。
地區方言。在西南地區的方言中,「蕨」音同「折耳」,因此有了「折耳根」這個名稱。而且,這種植物在古音里讀作zhi或ze,加上民間常挖根食用,老百姓念的時候添個兒化音,遂有「蕨兒根」之俗稱,進一步演變為「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