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它的名稱來源於其使用方式。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一根為圓柱形,另一根為長方形。在戲曲表演中,演員使用這兩根硬木棒相擊發出節奏性的聲響,以控制音樂的節奏和表演的進程。這種以硬木梆子擊節的特點使得這種樂器和戲曲形式被稱為「梆子腔」,從而簡稱為「梆子」。梆子腔是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其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為特色,因此得名。
梆子腔起源於明末的西秦腔,隨後與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逐漸形成了多種地方梆子腔系,如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等。這些地方梆子腔系對梆子腔基本音樂風格的形成和藝術形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