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婚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習俗,主要是爲已經去世的未婚男女尋找配偶進行合葬。這一習俗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可以追溯到至少兩千年前的漢代。冥婚的起源和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風水信仰:舊時人們普遍迷信墳地的“風水”,認爲孤墳會影響家宅後代的昌盛。因此,爲了消除這種不吉利的影響,會爲未婚亡故的男女舉行冥婚儀式,將他們合葬,避免出現孤墳。
鬼魂作祟:古人認爲,如果不爲未婚早逝的男女舉行冥婚,他們的鬼魂可能會作怪,導致家宅不安。因此,通過冥婚可以安撫亡者的靈魂,使其不再作祟,保護活人的安寧。
情感寄託:父母爲死去的兒女舉行冥婚,其中包含着情感寄託。這可能是對子女早逝的一種心理慰藉,希望通過冥婚給予他們死後的一種“婚姻”和“家庭”的象徵。
傳宗接代:冥婚也被認爲是實現“傳宗接代”思想的一種方式。即使活着時沒有留下後代,死後通過冥婚,亡者被認爲可以在陰間生下一男半女。
社會風氣:冥婚在歷史上曾一度盛行,尤其是在貴族或富戶中更爲常見。這種現象逐漸成爲了一種習慣,人們自然也就覺得理所當然了。
歷史記載:《周禮》中雖然提到了冥婚的兩種類型——遷葬和嫁殤,並表明瞭朝廷法令是禁止這種做法的,認爲它勞民傷財,但冥婚現象仍然屢禁不止。
冥婚通常發生在貴族或富戶的家裏,貧寒之家一般不搞這種活動。在歷史上,曹操爲了不讓自己的兒子死後孤苦伶仃,就聘娶已故的甄小姐作爲自己的兒媳婦,並將之與曹衝合葬,這也是冥婚的一箇歷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