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茶飲製備方法,其核心在於將茶葉經過一系列加工後煮沸以供飲用。這種方法的起源非常古老,最初是將新鮮茶葉直接咀嚼生吃,隨後演變為將茶葉煮熟並加入調料食用。到了唐代,烹茶法成為主流的飲茶方式,其過程包括炙烤茶餅、碾茶、羅茶(篩茶末)、煮水、投茶、分茶等步驟。
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詳細描述了這一系列的加工和煮茶過程,包括茶葉的採摘、加工、存儲,以及煮茶的水溫和步驟。例如,煮水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一沸、二沸和三沸,分別對應不同的茶葉投放和調味時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烹茶法在宋代開始被點茶法所取代,到了明朝,泡茶法逐漸成為主流,一直延續至今。儘管如此,「烹茶」這一概念仍然保留在現代漢語中,不僅指代一種傳統的茶飲製備方法,也泛指煮茶或沏茶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