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有多種,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璆琳: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中提到的美玉,古人用來稱呼似玉的玻璃。
琉璃:最早出現在西漢桓寬的《鹽鐵論》中,一直沿用到明代,有些地區現在還在使用。
藥玉:出現於《穆天子傳》中,指如熬藥般燒煉出來的象玉一樣的玻璃。
瓘玉:元代設瓘玉局,為宮廷監製玻璃器的機構,故而瓘玉局製造的玻璃稱為瓘玉。
罐子玉:明·曹昭《格古要論》中提到的稱呼,指北方用藥於罐子內燒成者。
料:明清時期北京流行的稱謂,因北京不產玻璃,需從外地購買玻璃料,之後再加工成器。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稱呼,如繆琳、火齊、琅、頗黎、明月珠、五色石等。而「琉璃」一詞並不專指玻璃,一些釉砂、玉器、彩釉磚瓦也被古人稱為「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