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管理是一種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它涉及對生態系統組成、結構和功能過程的深入理解。生態管理的核心在於制定可調整性和適應性的管理策略,這些策略旨在通過對關鍵生態過程和生態數據的長期監測來維護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及其可持續性。生態管理的基礎是充分了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包括各種生態過程,並根據這些規律性和社會情況來制定政策、法令和選擇各種措施。此外,生態管理還考慮了人類、社會需求、經濟需求與生態系統的整合,以及如何通過政策、協定和具體實踐活動來實施這些管理策略。
美國政府機構和專業團體對生態管理有不同的定義,但共同點在於強調生態系統的健康、可持續性和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同時支持可持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例如,美國土地管理局將生態管理定義為通過生態學、經濟學和社會學原理的相互作用來保護長期的生態持續性、自然多樣性和景觀生產率的方式。美國森林服務局則從森林管理的角度定義生態管理為自然資源管理的一種整體性方法,目的是獲得所有資源的可持續性。
生態環境管理還包括政府環境保護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條例、技術規範、標準等進行的行政管理工作,其中對自然資源開發項目的生態環境影響實施有效管理是其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總的來說,生態管理的目的是在理解生態系統組成、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制定適應性策略,以維持、保護或恢復生態系統結構的完整性和服務的可持續性。與傳統末端治理的「先污染後治理」模式不同,生態管理採取的是一種更為預防性和綜合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