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在古代漢語中主要指陽光明媚的日子,或更廣泛地指代白天、時光。
「白日」也經常被用來象徵太陽或光明,在文學作品中,它有時用來描繪日出的情景,如唐代李賀的《致酒行》中提到的「雄雞一聲天下白」,以及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不知東方之既白」,這裡的「白」都指的是日出時的明亮。另外,在唐代以前的文學作品中,「白日」常用來比喻太陽或陽光,不僅僅限於初升的太陽,也可以是落日或其他狀態的太陽。
除此之外,「白日」還有引申意義,如代表時間或光陰。例如,唐代白居易的《浩歌行》中有「既無長繩系白日,又無大藥駐朱顏」,這裡的「白日」就是以一種更廣泛的時間概念出現。
綜上所述,「白日」在古代漢語中的意義豐富多樣,既可以是具體的陽光明媚的日子,也可以象徵太陽或光明,甚至用來代表時間或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