砣痕是玉器加工過程中由砣具在玉器表面留下的痕跡。砣具通過藉助解玉砂,利用其動力旋轉來琢磨(碾磨)玉料,從而在玉器上形成砣痕。砣痕的形狀主要由砣刃的形狀決定,從橫截面看,常見的形狀包括U形、V形、梯形和一面坡形。這些形狀差異源於不同形狀的砣刃,例如平砣產生U形砣痕,而鋒利的砣刃則可能產生V形或梯形的砣痕。砣具的工作效率高於手持工具,因此在玉器加工中得到了廣泛套用。不同的歷史階段,砣刃的形狀有所不同,例如新石器晚期主要使用平砣,商周時期青銅砣具產生等腰梯形的砣痕,而戰國之後隨著鐵質工具的普及,V形砣痕成為主流。
砣痕的形成過程涉及砣具的旋轉和與玉料的摩擦,這導致了玉器表面特定的痕跡形態。了解這些痕跡的特徵對於鑑定古玉的製作技術和時代背景非常重要。例如,商周時期的砣具與漢代的不同,這從砣痕中可以明顯看出。此外,砣痕的形態也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技術進步和工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