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揆 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 duān kuí,主要指宰相。**宰相在百官中居於首位,總攬國政,因此被稱為端揆。這個詞彙出現在多個歷史文獻中,如《南史·謝舉傳》、《舊唐書·房玄齡傳》等。在古代,宰相的職位非常顯赫,往往掌握著國家的大權,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出處:《南史·謝舉傳》、《舊唐書·房玄齡傳》等。
含義:指宰相,因宰相居百官之首,總攬國政,故稱端揆。
歷史沿革:從晉代開始,「揆」字就有宰相的意思,唐朝時期也承襲了這一用法,因此「端揆」指的是宰相之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端揆」一詞在歷史文獻中的重要性和宰相職位的顯著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