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之所以被稱為「閩侯」,是因為它在1913年由閩縣和侯官縣合併而成,縣名取自兩個原縣名的首字。
侯官縣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歷史上,侯官縣的「候」字曾被改為「侯」字,但其讀音保持不變。清朝時期,當地人認為「候官」有等候的含義,不吉利,曾提議更改名稱,但未獲批準。最終,在民國時期,決定將「候」字改為「侯」字,讀音保持為「hòu」,閩侯縣因此得名。
閩侯縣之所以被稱為「閩侯」,是因為它在1913年由閩縣和侯官縣合併而成,縣名取自兩個原縣名的首字。
侯官縣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歷史上,侯官縣的「候」字曾被改為「侯」字,但其讀音保持不變。清朝時期,當地人認為「候官」有等候的含義,不吉利,曾提議更改名稱,但未獲批準。最終,在民國時期,決定將「候」字改為「侯」字,讀音保持為「hòu」,閩侯縣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