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飲馬長城窟行讀後感

飲馬長城窟行讀後感(一)

看了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心情異常沉重,我為生存在皮鞭下的古人悲哀,在悲哀中我情不自禁地很想高唱《國際歌》,又一想《國際歌》也無法喚醒長眠的他們。在輾轉反側中,我寫此詞悼念他們——偉大長城的原始奠基者:

只道是千古的宏偉奇蹟,

有誰曾記起役夫

吐在城牆上的鮮血?

只道是萬里的文明遺產,

有誰為無故累死的

千年冤魂呼喊?

同樣是娘養的血肉之軀,

他們被榨盡血汗

又用白骨把長城頂起。

這一頂就是萬里,

萬里的長城下壓著

鮮嫩的生命,瘦弱的骨脊。

同樣的有家也有嬌妻,

他們卻迫於做城的苦役

與親情骨肉別離。

這一別就是千年,千年的哭泣

永遠也不會再有相聚的別離。

我為人類的殘暴與蠻橫痛惜,

我為千古的亡靈憤憤叫屈;

我無法給他們以憐憫的慰籍,

只是在歷史的緬懷中默默地悲切。

衷心地祝願萬里長城的白骨安息,

也希望這樣的悲劇永遠的不再重演。

飲馬長城窟行讀後感(二)

本詩用樂府詩舊題,通過修築長城的士兵和他妻子的書信往返,揭露了無休止的徭役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全詩突出表示了一個「死」字,役夫面對長城下同伴們累累的白骨,面對繁重的無期的徭役,深知擺在自己面前的只有死路,沒有活路,要麼奮起反抗格鬥死,要麼累死,在這悲慘的死亡中死去的不僅是役夫自己,還有發誓為他殉情的妻子。這不是一個人的不幸,也不是一個家庭的悲哀,這是成千上萬冤魂孤鬼的悲哀,也是一個民族的悲哀。詩人通過對一對夫婦的生存側面敘述,展現了被壓迫者悲慘的生存境遇,從而揭露了統治者的無道與殘暴。

這首詩開頭「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兩句,緣事而發,以水寒象徵性地凸現了邊地艱難的生存環境,這是一個在死亡籠罩下的寒苦境遇,由此引出役夫不能忍受苦役,前去對督工的長城吏請求:「慎莫稽留太原卒!」役夫知道官家還要繼續稽留他們做苦役,誠惶誠恐地找到長城吏請求,從「慎莫」兩字可以看出他們對被再三稽留服役的擔憂害怕。「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長城吏沒有正面回答役夫的問話,打著官腔說:「官家的工程是有期限的,快點舉起夯唱起夯歌幹活吧。」從長城吏愛理不理的語氣中,可以看出官吏對於役夫的不屑。在長城吏的眼裡,官家的工程是最重要的,役夫的悲苦是無關緊要的事,役夫的生命如同草芥,累死、凍死都是無所謂的平常事。役夫面對無情的現實,不再抱有幻想,憤怒地吶喊:「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在這無奈的抗爭中,可以看出役夫生不如死的忍無可忍的悲痛。「格鬥死」是一種含混的吶喊,有兩層含義:一是役夫認為即使死在沙場上也比做這苦役強。二是你如果繼續把我稽留下,我豁出去跟你拼了,即使死了也比窩囊的活下來做苦役強。從這一官一役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官家與役夫的尖銳矛盾,既然官家不顧人民的死活,那麼如其死在勞役中,不如豁出去拚命,求一條活路。這種不願忍受苦役,寧可戰死的憤怒情緒,對統治者來說,是將要造反的危險信號。詩人在這裡揭示了當時尖銳的階級對立矛盾,反映了了被壓迫、被奴役的人民對暴-政強烈的不滿情緒。()

此詩前半寫役夫與長城吏的對話,後半寫役夫與他妻子的書信往還;中間夾四句,承前啟後,作為過渡:「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長城延綿漫長,工程浩大無盡,勞役遙遙無期,役夫哪有歸期啊?重複「連連」二字,蟬聯前後句,承接上文。長城既然連綿無盡,修築它,勞動力自然非多不可;壯丁抽得越多,拆散的家庭當然也越多。「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寡婦:泛指女子與丈夫離別而獨居者)詩中對舉「邊城」與「內舍」、「健少」與「寡婦」,繼續引起彼此書信對答的布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