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隻戰象讀後感(一)
最近,媽媽去新華書店時給我買了一本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在封面上,一頭年老的巨象脖子上繫著一條藍白相間的圍巾,四條健壯有力的大腿佇立在大地上,兩眼似乎平靜的望著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百象」,那隻大象似乎在回憶著記憶中那難以忘懷的往事……我的心中一下子冒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這兒為什麼有一塊碑?」「這塊碑上為什麼刻著『百象』兩個字?」「為什麼大象要望著這塊碑呢?」……一個個問題使我迫不及待地帶著好奇心猛然撲進了書的懷抱中。
《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分別介紹了大象、野豬、熊這三種體型龐大的動物。寫大象的第一章題目是:給大象拔刺,描寫了作者沈石溪在背著藥箱去治病的路上被一隻大公象和大母象「劫持」了,大公象用象鼻把作者吊走去治療一隻被鐵釘紮腳墊的小象的故事。其中,治病的過程十分有趣,一旦作者在手術過程中把小象給弄疼得叫了起來,大公象馬上就會大叫著,甚至還會把作者給吊起來,最後作者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想了個辦法,就是在小象再叫起來後一起大喊大叫,大概兩隻大象覺得它們兩個都痛苦挺公平,就不再打他了。半個月後又送作者一個野蜂窩當醫療費。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章是「最後一頭戰象」:一次戰爭後,有八十多頭戰象被子彈打中犧牲了,埋在了一塊地上,立著一塊「百象碑」。噹噹地人民把戰象拖到大坑裡時,發現了一隻叫嘎羧的戰象,他的脖子被砍了幾刀,龐大的雙腳上有一顆機槍子彈,但它卻頑強地活了下來,在曼廣弄寨生活了幾十年。最後,它在臨死前要回了它的象鞍,走到百象碑前,用象鼻慢慢的挖著挖著,把自己埋了,也正是開頭封面的那一幅圖畫。
我想:光「給大象拔刺」這一章表達了許多層意思,有的是表達大象很有靈性,能在它的孩子受傷後準確無誤地找到一位過路的醫生來治病;有的是表達大象愛護孩子,以至於孩子一大叫就要找醫生的痲煩;有的是表達大象知恩圖報,作者幫小象取出鐵釘就一定要送作者一個野蜂窩,小象還和作者成了好朋友。「最後一頭戰象」這一章給了我深深的感動,因為除了百象碑埋著的大象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外,大象都埋在象冢里,而象冢一般是極為難找到的,按一般情況來說,大象會按照一個神奇的力量,來到一個它從沒來過的象冢。而這隻嘎羧卻來到了埋它的戰友的地方,並把自己和戰友埋在了一起,其實也表達了它和戰友永遠不分離的精神。
沈石溪真不愧為一個十分優秀的作家,從側面描寫出了大象一種種精神來激勵我們。
最後一隻戰象讀後感(二)
最近我迷上了著名作家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最後一頭戰象》,這是一個作者親身經歷的故事,貼近實際,講述了象的生活習性,用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故事形象地描繪出象的習性。
作者在西雙版納,遇到種種離奇的事:大象綁架作者、給小象治病、和獵人波農丁一起尋找想葬身之地,裡面有珍貴的成光瓦亮的象牙,最後他們放棄了這個念頭,還講述了一頭老象被陷害的故事,一隻警犬怎樣制服一隻大象的奇妙故事,還收錄了野豬的故事和狗熊的愚蠢與慈愛的故事。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動物的恩恩怨怨、動物的團結、動物的恩恩愛愛,讓我身臨其境,如在大森林遨遊。
最後一隻戰象讀後感(三)
我最近讀過一本書,叫《最後一頭戰象》。書裡的象群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即意味的雄偉,穩重,勇敢。這時,我想到了象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遲鈍、很笨拙,其實它卻十分機靈,而且記憶力驚人。經過訓練,象可以學會不少技藝,還會成為最溫順,最聽話的動物,真令人驚奮。
傣族的最高領主:召片領,他曾經有一支威風凜凜的象兵。一九四三年,日寇占領了緬,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鬥非常激烈。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在民工運戰象的屍體時,意外的發現還有一頭公象在喘氣,這頭公象叫嘎羧,是唯一倖存的戰象,好心的居民治好了它的傷,並收養了它。過了幾十年,一頭即將入墳墓的戰象,奮力的披掛上當年的象鞍,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要與曾經和自己浴血浴戰的夥伴們葬在一起。精明的獵手凱覦一路悄悄隨尾在老戰象身後,從百象冢里背回幾百根價值連城的象牙,大大的發一筆橫財。在蒼茫的暮色中,老戰象用用盡生命中最後一點力量,與同伴們會合,於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會合,還與這裡的一切事物會合……()
我讀了這本《最後一頭戰象》的書,我從中看到了一幕幕小故事,如,隆卡跟它茨甫爭奪王位;巴婭懷孕二十二個月,出生了乳象「隆卡」;阿瓦隆衝到大街上,拉拉冒險讓它進鐵籠子……
我覺得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了解、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要從娃娃抓起,保護和我們共同享受這一家園的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