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辛亥搖晃的中國讀後感

辛亥搖晃的中國讀後感(一)

在清朝末年時期,有許多的人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改變了當時革命的結局,如清朝大臣蔭昌、瑞,有民國的開闢者孫文、黃興;也有很多人憑著革命混上高位,比如黎元洪等。

辛亥革命的成功實際上是非常偶然的巧合。在這場革命中,許多事情的發生髮展都出乎革命黨人的預料,然而革命卻誤打誤撞地成功了。如果沒有這場革命,黎元洪恐怕也不會當上副總統。黎元洪比較老實,為人謹慎,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他做軍官時從不剋扣軍餉,帶兵寬厚。沒想到,等到革命發生了,他以前的所作所為不僅保住了他的性命,而且還被推選為了武昌城裡那些大兵的頭頭。假如當時的瑞沒有按圖索驥,辛亥革命就不可能爆發,那麼黎元洪也就只能做個胸無大志、規規矩矩的軍官,哪裡輪得上他做副總統啊!可見,革命真的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孫中山通過辛亥革命成為了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毛澤東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任主席,就連黎元洪這樣一個與革命毫無瓜葛的人也竟然成為民國的副總統。可是,有很多革命黨人擁有崇高的理想,卻被人當猴子耍。正如我之前說的,革命中種種往往難以預料,但是對照情形,事態的發展又合乎情理。比如黎元洪,正是他寬厚老實,胸無大志,他才對士兵比較好,他的這種性格讓他在官場上一路順風,即使是做了壞事,也沒有人懷疑是他幹的,這就是他如此幸運的原因吧。

每個時代都會造就一批這個時代的幸運兒,然而時代的特殊性是因為人才誕生的。也許是清朝末年奸猾的人太多,黎元洪這樣老實的人才會受到歡迎吧。

辛亥搖晃的中國讀後感(二)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剛拔了顆智齒,現在想想這顆智齒拔得不輕鬆。

拔牙總共用了50分鐘,回家以後低燒了2天,腫到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還沒有消,吃飯仍然是現在最痛苦的事,只能喝粥,吃麵條。弄得我吃完飯也就一兩個小時肚子就開始叫。這周也在頻繁的上圍脖,圍脖的好處是可以非常快速的了解各種訊息和新聞,但基本上都是讓人上火的新聞。

所以總的來說這周是不爽的一周!多虧有這本書陪著。

書裡說了很多多少參與了那場變革的人物,有的是角兒,有的是龍套,有的是台下看戲的,但誰能說他們沒有參與到這齣戲裡呢?這齣戲角兒可是不少,也有的以為自己是個角兒,結果就是個龍套;有的剛才還在台下嗑瓜子晃腦袋,不知誰給推到了台上立馬兒成了角兒。總之那是一個亂了套是時代。

其中一個感觸很深的是辛亥革命沒有老百姓什麼事兒。

一撥是革命黨,要革皇帝的名;一撥是滿族親貴,要維護大清國,也在琢磨著立憲;還有一撥,漢族士紳,他們最好是平穩過渡到君主立憲,能不打仗最好別打。這裡沒老百姓什麼事兒,革命黨那兒招的都是敢玩兒命,又會使qiang的會黨,說白了就是黑-社-會,只要給錢就來。士紳那兒就更別指望老百姓能加入了,他們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起來造反,最直接肯定都是造他們的反,因為老百姓的租子都是交給他們的。結果同樣的口號抗租抗稅革命黨喊出來就行,一幫泥腿子喊出來就馬上有革命軍政府來兵鎮-壓。開qiang都一點不留情面,比打清軍還狠!

現在想想,好像從革命黨時期到同盟會,再到國民黨一直都沒老百姓什麼事兒。社會精英的心態就是那種我是老百姓的救世主,我來解救你們於水火之中。但是最好不要影響我自己的利益,該吃吃,該喝喝,該小資小資。最後真到節骨眼兒了,社會精英們毫不猶豫地就能把老百姓拋棄了。再補上兩qiang都沒準兒。

這讓我想起了文-化-大-革-命那場浩劫,多少我們現在看是社會精英的人被「人民」迫-害的體無完膚,全都變成了牛鬼蛇神,即使一臉慈祥的大學教授,老百姓仍然能上去就拳打腳踢,根本不管他到底做了什麼。文物古蹟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毀滅,為什麼?因為文物古蹟跟老百姓沒什麼關係,它們一直屬於社會精英階層。老百姓不明白這些文物古蹟對他們有什麼價值,因為這些東西從來就不屬於他們。

我想當年毛澤東發動這場文-化-大-革-命,當然有政治鬥爭的背景在,但它之所以能發動起來,也是因為老百姓被社會精英文化拋棄了太久,他們有進行報復的原動力。而毛澤東本人是否也對所謂的社會精英有仇恨,我不太清楚,否則為什麼他就住在紫禁城旁邊卻從來沒有進去過?所以現在看文-化-大-革-命是殘酷的,很多人的命運因為它變得慘不忍睹,但是其實也是必然的,社會精英們曾經的拋棄,反戈一擊總有得到報應的一天。

另一個感觸:改良還是革命?

辛亥革命那會兒真不是一般的亂,各種不同的人在革命,各種不同的人在「反革命」,還有人今天革命,明天就鎮-壓「反革命」,對於主義沒人能說得清楚,對於什麼是立憲,什麼是民-主也沒人能說得清楚,最後居然大家都接受的口號是「反清復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教科書上總說辛亥革命史資產階級革命,我覺得孫中山他們自己都會臉紅。

但是一個基本脈絡還是有的。

上面說了辛亥革命的三個參與者:滿族親貴,革命黨和士紳。滿族親貴當然也看到了帝國一天不如一天,在外國列強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兒,他們當然也想自強,其實1900年以後大清國其實已經有新的氣象了,言論放開了,開辦新的學堂,留學生無數,不管是公派還是自費,已經不太像以前那麼閉關鎖國了。而這一切,你可能想不到,都是慈禧老佛爺力推的。老佛爺沒了以後,攝政王載灃,就是溥儀的老爸,也曾經派人到國外考察君主立憲,當聽到皇室還能擁有一定的權力,便也覺得君主立憲沒準兒也是條道!表面上看好像改良頗有可能!但是悲劇的是:滿族親貴其實根本不清楚君主立憲意味著什麼,(其實那會兒中國人有幾個清楚的呢?)以為就是個名稱,歐美有了它就能強大,那咱們也得施行才能強大。其實您再是君主,您的權力也大不如前了。所以載灃們一方面說要君主立憲(倒真不是忽悠),一方面又覺得最近的動盪都是來源於滿族對國家失去控制,要收漢族人的權。包括四川的保路運動,其實就是大清朝在收路權,結果間接給武昌的「首義」創造了條件。

所以從這兒可以看出,你說滿清不想讓大清國好?不是。你說滿清沒有看到改良的必要性?不是。但是一旦任何改良涉及到權力的變化,那都是動了他們的肝兒。沒啥可商量的。只不過辛亥革命前的大清朝還真是手無縛雞之力了。讓武昌無數個巧合弄出的一個兵變變成了壓倒它的最後的稻草。

改良還是革命?其實誰說了也沒用,時勢到了,想改良你都沒機會!反過來也一樣,時勢沒到,想革命你也只是作為後面革命的失敗例子作為借鑑。當然這也不是沒有意義……

有人說改良是溫和的,改革是激烈的,是天翻地覆的。是的,這兩個相對而言是這樣的。但誰說改良就不激烈呢?西方的現在的資產階級民-主哪個不是經過了勞資雙方,其實也是血的鬥爭才爭取來的?現在看好像西方國家罷工都是溫文爾雅的,還有警-察保護,其實這也是不斷的罷工流血,甚至死亡換來的。如果你自己不去爭取你的權力,你以為對方會主動分給你他的權力嗎?永遠不會!但是你也要清楚,你也會為你的爭取行為付出代價,而受益的人是你的後代。而不是你自己。

我有時候覺得中國人太聰明了,把這些看的太清楚了,太透徹了,並且太在意自己的得失了。

溫和的改良?大家都高興的改良?門兒都沒有!

辛亥搖晃的中國讀後感(三)

革命給了國人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但卻沒法像魔棒一樣,給中國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

不能否認,革命黨人有救國救民之志,但落到實處,往往奪取政權的心情要占到上風……

武昌軍興,親貴們六神無主,馬上實行立憲,廢掉皇族內閣,答應所有立憲派的要求,但是已經晚了,人們不再給清政府機會了。

這些話,都出自張鳴老師的《辛亥,搖晃的中國》。相信一般人都不會說這樣的話的,很多人不是說不出,是不敢說。我們自從國小的時候就開始學歷史,卻從來沒有認真地掀開歷史的紅蓋頭,好好看看歷史的真面目。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不過前提是這個歷史應該是真實的,這個人應該是真誠的。那些真善美的主義都是好的,可人總歸是人。人性裡頭的劣根性是一直存在的。這些劣根性在那些有機遇,有權勢的人身上表現出來,就會去影響歷史。()

中國有兩次已經算是真正失國了,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都是被遙遠的西伯利亞遊牧民族給征服了。他們取得了統治權,最後卻被漢文化所同化。然而,少數民族總是不甘心的,他們想要把持所有的權勢,而且想要千秋萬代。如此一來,就難免做出很多蠢事。不能像日本一樣維新,也不能像英國一樣立憲,那麼就只有走向滅亡。

回過頭來說,如果能夠有一個成功的維新或者立憲,是不是很多老百姓都不會死,是不是很多老百姓都不會受那麼多的苦?我們對照一下當下,想想百姓無非就是圖一個安居樂業,並不希望什麼都上綱上線,也不希望天下大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