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成長的翅膀讀後感

成長的翅膀讀後感(一)

讀了《成長的翅膀》這樣一本書,它讓我意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首先就要讓自己的文明禮儀合格。

從古到近,在中華民族的國土上總不乏那寫文雅文明的朗朗身影。不食周粟者,只為守節;抱柱而死者,只為守信;程門立雪者,為盡禮節。至於近代,為忠義而不懼死者,大有人在。所以身為祖國未來棟樑的我們,更應該發揚光大我國的文明禮儀。即使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體現。

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藝術。藝術總是具有一種神奇的效應,它會吸引很多熱愛它的人。一個懂得文明禮儀的人就如一件魅力十足的藝術品,總是有很多人折服於他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見,一個中學生的好朋友越多,說明他也越懂得文明禮儀。

禮儀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他是一個人對他人與社會的認知水平以及尊重程度。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也只有在這種相互尊重的過程中,才能逐漸起來。從這個角度來說,懂得文明禮儀,又是獲得事業成功的重要手段。

我的朋友是一個相當沉默寡言的人,當然了,這是從前的時候。那時候,他總是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這個世界,用警惕的眼光防備著周圍的一切,包括的同學的友善,老師的幫助。他每天就在自己的假想的戰場上辛苦地生活著,對同學愛理不理,對老師冷漠無禮。同學們也不再那麼愛搭理他了,他的成績就在這種糾結的學習生活中,每況愈下。

雖然如此,他看起來還是那麼努力與辛苦,但是卻收穫頗少。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只因為他用一種無禮的心態將自己陷入了一個冰冷的世界。現在他已經開朗多了,也會和我們笑,和老師打招呼。我終於看到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好朋友。

真正懂得文明禮儀還在乎去付諸實踐。身為中學生的我們,不管以前怎麼樣,就從現在開始,一起學好禮儀吧!

成長的翅膀讀後感(二)

讀《成長的翅膀》這本書中就講到了我們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共有二十四講,它們分別是自覺守交通規則、文明行人、尊重同學、寬容待事、換位思考等。在這些當中,感覺我有很多沒有做到,尤其在尊重同學我更沒有做好。

有一次,我的同學借我的剪刀,她用完後就把剪刀放在我桌邊,別一同學向我借時,我隨手就把剪刀給別外一個同學,後來我發現剪刀不在,我就向我第一個借剪刀的同學要,

我那同學說:「我還給你了」,

我氣呼呼的說:「我沒有看到你還」,

那位同學含著眼淚的說:「可我真的還給你了」。

我說:「反正我不管,你賠我錢或賠我剪刀」。

後來我就告狀到老師那兒,老師批評了她,現在想起來,讀《成長的翅膀》後,我真是有些對不起那位同學。

我覺得同學交往要寬容與尊重,特別注意是,同學所說的話,不能冒冒失失下結論或斤斤計較,這樣不對,應把自己的心放寬廣些,無論同學做錯了一件事,我們都應寬容對待,這樣我們就少放錯誤,也不會使我那位同學受委屈。

我國禮儀文化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定。」我們是「禮儀之邦」接-班人。

本書中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也曾說過:「禮儀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所以禮儀和文明必須從小養起,不然長大後,一出口就是髒話,不去寬容看待生活每件事,不去尊重每個人,那就不像一個中國的人民,我們應養成好習慣。

願禮儀伴我們這一生,走向未來,走向成功,擁有美好的人生。

成長的翅膀讀後感(三)

本學期,老師發了一本書,名叫《成長的翅膀》。我挺高興的,於是,我就興致勃勃的翻了起來,我一翻就翻到了第103頁,是第十五講「尊老愛幼」中的一個小故事——《張良尊老得兵書》,看到這個題目,我非常好奇,張良這個人我雖然聞所未聞,但是他尊敬老人就能得到兵書,這是我感到奇怪。為此,我又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讀完了之後,我才知道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他年輕時,有過這樣的一段小故事。

那時張良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天,他在橋上散步,迎面走來了一個陌生的老頭。他走到張良身邊時,把鞋子脫下來扔到橋下,又對張良說:「給我撿回來!」張良當時很生氣,但見他是個老人,只好撿了回來。誰知張良把鞋撿回來之後,那老頭還得寸進尺,把腳一伸,吩咐張良把鞋給他穿上。看到這裡,我非常生氣,覺得那老頭有病,無緣無故就叫別人幫他穿鞋子、撿鞋子。於是,我繼續讀了起來,張良想:要幫忙便幫到底。於是,他便給老頭穿好了鞋。老頭哈哈大笑,揚長而去。忽然又回過頭來對張良說:「小伙子,你有深造的價值,五天後,到這兒來等我。」張良說:「謝謝老先生,願聽老先生指教。」

五天後的一大早,張良來到橋頭,只見老頭已經先到橋頭在等候張良。結果張良被老頭罵了一頓:「同老年人約會還遲到,這像什麼話呢?」說完他就走了,走出幾步,又回頭對張良說:「過五天再會吧。」張良有些懊悔,可以只能這樣。又到第五天,天剛蒙蒙亮,張良就到了橋頭。可是始料未及的是老頭又比張良先到。結果一樣,張良又被老頭訓訴了:「為什麼遲到的呢實在是太不像話了!」說完,就走了。臨走時依然說:「再過五天再來。」讀到這裡,我又生氣起來:「這人怎麼這樣啊,把人家好好的張良折磨得死去活來。」但我的好奇心有引導我讀了下去:又過了五天,張良在三更時就到了橋頭等老頭。過了一會兒,老頭來了。看見張良在橋頭等他,便笑容可掬地向張良走去,說:「這樣才對嘛!」然後,老頭從懷裡掏出一本書,對張良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幫助君王治理國家,平定天下。」說完就走了。天亮時,張良大吃一驚,發現老人給自己的書竟然是失傳已久又極其珍貴的《太公兵法》。之後,張良日雕月琢這部書,終於成為了有名的人。()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尊老愛幼,歷來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高尚美德,也是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孩子具備的基本素養。從此,我便時時刻刻記住這高尚美德。在家做個孝順的孩子。我做完作業後,就去幫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常常受的鄰居的好評。在學校做個懂禮貌的學生。我經常協助老師做好班級工作,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深受老師、同學們的誇讚,我還被評為五星好少年呢!總之書中的人物對我影響特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