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看了幾本書,其中《小時代》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書。今天就讓我寫一篇《小時代》讀後感,來曬曬我對這本書的看法。
故事以經濟飛速發展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了林蕭、顧里、南湘和唐宛如四個從小感情深厚,卻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女生,先後所經歷的友情和愛情甚至是親情的巨大轉變,是一部當下時尚年輕人的生活寫照。
一般來說,這類小說的主角不會超過四個,男一號、男二號和相應的女一號、女二號,便可構成一部完整的小說了。但是在《小時代》中,卻幾乎設計了大約十條線索同時推進,然後用林蕭著一個關鍵的人物角色,串聯起了整個故事的框架。當然,林蕭這一主人公仿佛刀刃切開一個連結上下世界的點,在紛繁眾多的人物關係網中,最折中的那一個點。
其實《小時代》裡,最精彩紛呈,令人拍手叫好的,我想應該不是這些令人頭昏腦脹的華麗蛛網們,二十四個女孩子和一個有著特殊身份的neil之間的對話了,就像是在看有著很多潛台詞的相聲一般,令人在思維小小的扭轉一下之後,捧腹大笑。但是,這種看似尖酸刻薄,挖苦諷刺的對話,也僅僅只會在最親密的朋友之間表達,而對於外人,則是恭敬禮貌,謙讓有加。呵,我自己便是這樣的一類人了,總喜歡和自己最親密的朋友一起分享喜悅和悲傷。這一刻,我在想,也許這本書真正吸引我的正是這裡,出去了浮華的表面,裸露出的最真實的情感。朋友們的溫暖關心,在做綜複雜的劇情,和不斷湧現出黑暗秘密位置生活中,他們,找到了最溫馨的依靠。
《小時代》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這篇《小時代》讀後感,希望大家能夠對這本書感興趣。
郭敬明小時代讀後感(二)
早就聽說郭敬明的《小時代》,但直到現在才翻開這本讓無數年輕學生沉迷的小說,讀完後,可以說是感觸良多吧。好久以前就知道有郭敬明這麼個人,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五花八門啊。不過,別人說的,那都是別人的想法,我倒是想親自見識一下郭敬明到底是何方神聖啊。於是,上周周末去逛書店時,就順便買了本《小時代1.0》。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個人是認為他的文筆實在是細膩,如果之前不知道這文章是他寫的,我甚至會以為是個是哪個飽經風霜的大姐寫的……(好吧郭敬明的冬粉們你們別拿臭雞蛋打我)不過不得不說,他的邏輯思維真是強大,這一段沒說完,馬上就切換鏡頭,之後又不知道在哪個詭異的地方接上……不過,這種手法倒是不得不叫人認真去看,不然漏了哪個情節,都會導致整本書都看不懂……總之,我覺得《小時代》這部作品真的是強大的,是經典的,是真正能讓人認真去讀的。
至少這部作品,是讓郭敬明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好印象。當然,可以用來形容這部作品的形容詞還有很多,不過讓我來形容,我會用:虛偽的真實。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大家怎麼理解都可以,因為這部作品,會給每個人都留下不同的印象。至於郭敬明的風格,我認為是:新潮時尚而又不失謹慎,既有前衛的敘事手法,又有傳統文學風格的結晶。
郭敬明小時代讀後感(三)
我用了兩天半的時間,看完了《小時代》。
眼前仿佛依稀的能看到那場大火。那麼多的朋友,經過種種矛盾終於冰釋前嫌的時候,這場火,把一切都毀了。
這兩天,我看著書中一個個鮮明的人物,他們的愛與恨,他們互相的關懷,以及吵架時的憤怒。不管經歷多少事,他們之間始終有一根線在維繫著。而那根線,就叫做友誼,叫做愛。書中的內容不需要我多說。因為看過的人,會覺得我在說廢話浪費時間,好奇心強的人會到百度搜尋有關介紹,而從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我簡單粗略的幾句話,也一定吸引不了他們的眼球。
我終於發現了,大概除了郭敬明,沒有人可以狠到這種程度。他讓每個人物都盡情地去愛去恨,他讓我們每個讀者都隨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他讓我們像捧著至寶一樣對他的書愛不釋手。可是卻無一例外的,結局不是死亡就是離別。那些鮮活的生命,終於被他扼殺。我忍不住,想要輕輕責怪,郭敬明怎麼可以這麼狠心?
其實我並不是瘋狂的四迷,只能說是隨波逐流,跟著別人的腳步走。身邊的人都在看《小時代》,我也想看看郭敬明究竟有何本領抓住讀者的心。於是憑藉著借書的優勢,也在三天之內將三本小時代看完了。
我的心裡,有一個意識在對我說,你看郭敬明寫的東西,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那三本小時代,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義。除了滿臉淚水,能帶給你什麼?看你頹廢的樣子,根本就是被毒害的不淺。
可是另一個聲音在告訴我,郭敬明這麼紅肯定有一定的理由,()他的文學功底真的很好,人物刻畫的很形象,細節、語言描寫的很生動,而且那種種困難,更是有催人淚下的作用。多看看,多學學,是有些幫助的。
我看著這本書,迅速地從頭翻到尾,發出「嘩嘩」的翻書的聲音,並有一股涼風無情的吹在我的臉上,吹清了模糊的視線,吹乾了潮濕的眼眶。小時代已經結束,然而出國留學網的生活與他們毫不相關。我只是,只是感到有點憐惜。我們親愛的小四,他該有多麼複雜的心計,多麼悲傷敏銳的性格,才能寫出這種複雜的悲劇呢?
可是,一切都結束了。以死的形式結束。所有的人都死亡,而活著的那個人,是最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