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讀後感500字(一)
我並非是個熱愛看書的人,最先接觸巴金先生的文章也只不過是教材書中的巴金先生的幾篇節選,20年過去了,至今還記得學習《雷雨》時老師在課堂上的演繹,但唯一接觸完整的一本書是今年寒假和兒子一起讀的《家》。
《家》這部小說是從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大家庭中說起的,講述了那一代人對自由,對愛情,對創新中國的夢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們三兄弟做出的不同決定,是堅持還是放棄,是愛還是恨,是走還是留以及這些決定帶來的不同後果,越是讀到後面,情節越是起伏不定,內心越是激動不已。
《家》中塑造了一個封建壓制極其嚴重的大戶人家,在這個家中有著不同性格,不同命運的人物。覺新無疑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種悲劇,曾經深愛著梅,但讓他的父親用占闔的方式決定了他的命運,娶了瑞珏。他愛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聽從別人的鬼話,將待產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難產而死。他含淚忍受一切不義行為,不敢吭一聲,他活著,只為敷衍,豪無主見,這也正是舊中國的悲哀。然而丫頭鳴鳳對覺慧的不渝也是一個悲哀,這個悲哀是這個社會造成的,但痳木的人們不以為然,在他們心中丫頭擁有的權利不同於他們,他們是物品,可以當作人情相送。而覺民則不同,當他得知與馮家小姐定親時,為了自己的夢想毅然選擇離家,最終他在這個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勝利的人。
讀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為了覺民,覺慧的勝利而歡;還是為了琴,鳴鳳的大膽而喜;或者是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爺的專制受到了打擊而歌……總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難以用言語闡述。
《家》描述了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家》讓每一位讀者熱情,衝動和幼稚,《家》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給予我們勇於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管碰到什麼坎坷和挫折,都要堅定信念衝下去,千萬別像覺新那樣一生充滿遺憾和內疚。
巴金家讀後感500字(二)
今天我看了《家》,這是描寫了舊社會中十分腐敗的高公館中發生的故事,最終結局是家破人亡。高老太爺病死了;婢女鳴鳳為了逃避婚姻,放棄了心愛的覺慧,跳湖自盡;覺新和梅真誠相愛,可高老太爺把梅嫁出去了,梅得病後,病死了;覺新又被迫娶了瑞鈺,他的爺爺死了,賢惠的瑞鈺被趕到郊外草房,生產時,沒見覺新最後一面,難產死了;只有覺新差不多,他深愛的琴,最終避免了也要嫁給別人的命運。整個故事過程十分複雜!覺新買衣料遇見梅-----回憶往事-----覺慧反抗政府------覺慧梅林遇見鳴鳳------除夕遊玩------亂軍進攻,梅到公館-----覺新遇到梅說話------鳴鳳將出嫁,逼死-----琴將被嫁----覺民出走-----梅死了------高老太爺生病------巫師鬧捉鬼-----琴不嫁-----高老太爺死了-----分家,瑞鈺因懷孕被趕走-----覺新不能看瑞鈺------瑞鈺死了-------覺慧離家。
唉,這個故事太傷感了。多麼腐敗的舊社會呦!可憐的人兒!這個故事圍繞覺新、覺民、覺慧而講的,他們是太陽,要衝破黑暗的烏雲;他們是雄鷹,要衝向光明的新世紀!這個故事很長,內容很多,一波三折,故事中可憐的人悲慘的命運再次印證了舊社會的腐敗。唉,可憐的三個兄弟,你們的愛被斷送,可憐的兄弟!這腐敗的舊社會喲!我恨你!
這個故事表明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與腐朽,憤怒地控訴了封建禮教的罪惡和殘酷,展示了舊社會必然崩潰和滅亡的命運。
唉,舊社會多麼腐敗呀!我們現在生活的新社會多麼美好呀!
巴金家讀後感500字(三)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於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採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後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後,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鬱鬱寡歡而死。然而對於這一切悲劇的發生,他無力反抗,甘願繼續痛苦地過著「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著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於衝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於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於大膽反抗。最後,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了巴金創作成就和風格的優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代文學小說創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