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上北大讀後感(一)
剛開學時,李校長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的「聊天課」,並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那就是《站著上北大》。我剛聽到這個名字時,心裡有些疑惑不解:北大指的是北京大學,可站著怎麼上北大呢?
原來如此!不看不知道,原來是一名保全上了北大,故事的主人公是甘相偉,他講述了一個小人物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他從小比她姐姐學習好,被送入了廣水一中讀高中。可能因差一分或者只差零點幾分與北大無緣,可是他從未放棄自己的「北大夢」。一直以來都是他三爹和他母親供他上學,生活很艱苦。有一次他去北大看到一個保全坐在教室里讀書他問﹕「保全也可以讀書?」保全說:「只要不耽誤執勤就可以讀書。」於是他決定要當一個保全,他不為了掙錢而是利用北大豐富的學習資源來讀書。終於在他的不斷努力中考上了北大中文系,他有著三重身份:穿上制服是一名保全;換上便裝他是一名北大學子;出了北大校門,站在講台上是一名老師。學習是他每天必乾的一件事
人的命運並不是命中注定的有信心有實力者方能改變命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他能夠成功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他懷著夢想。擁有一個「北大夢」,並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奮鬥,他一定會成功!
站著上北大讀後感(二)
昨天發的文章說買了四本書,今早送到,可是一個不小心就把第一本讀完了,用了兩個多小時,不過傳記本身就是當小說一樣的看,另外字數也不多。
其實應該有不少人聽說過那個北大的保全考上了北大的新聞。而今天這本書《站著上北大》,正是這個人自己寫的一本類似於自傳的書。不過我個人認為,僅是類似而已,畢竟能夠稱的上是自傳的,一般都會是在某一領域有一定建樹的「大家」,而這本,或者說是一部記錄片更為恰當,記錄的是自己的歷程,包括求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內容。
甘相偉,名不見經傳的一個人。出生於湖北廣水的農村,算是我的娘家人,因為我媳婦是廣水市的。得知廣水出了這麼一位名人,當然要把他的書買來看看。從書中可以看出,他小時候的生活狀況確實是比較慘的,或者說貧窮更為恰當一些。從字裡行間也可以看出,從小的他就是個愛學習、愛文字的孩子。而這種精神,似乎在廣大的鄉村地區更能帶給人心靈上的衝擊。雖說城市裡也有很多孩子熱愛學習,但是更多的卻是抱著優質的教育資源來進行浪費的,永遠被家長捧在心頭的,卻只會要這要那的孩子。這不得不說也是我們教育的悲哀,就像我上周寫的關於高考的文章一樣。而有些偏遠鄉村的孩子,卻要坐著牛車,坐著火車奔赴考點,並且考點外面也不會有人為他們攔路攔車。
其實我想說的是,甘相偉並不一定是最貧窮的,起碼他還能一路上到大專畢業。僅這一點,就已經比很多的孩子強了。所以比較永遠是相對的,它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比。但是與大部分人不同的地方又在於,甘能夠抱定那顆求學的心,始終不放棄的信念,這才是我們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值得學習的人很多,值得學習的事件也很多,他的成功無非就是堅持了下來,用一份執著換來了榮譽。在這一點上,我要走的路與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包括甘本人,他的路也還很長。而這一切僅僅是一個開始。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也算是同派不同門的師兄弟。將北大比做一個派別的話,那麼我也算是自考門下的一個師弟,這個比喻並不恰當,卻也能說明這個關係。而我的目標也是北大的心理學研究生。因此,我更希望的是,待到春暖花開時,你我相聚未名湖畔,共談求學之道,共研學理之義。
總體來說,全書還是有一定的勵志功效。然而內容較少,所以我兩個小時就能讀完。全書引經據典或者作者自己的感悟不少,()但是能令人印象深刻的也不多,唯一比較有印象的是他的大專校長說的一句關於大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話:「如果我們和家長培養出來的是上不得山、下不得鄉、去不得基層、吃不得苦的『貴族』,那就是教育的失敗。」。這句話可以說是對當前大學教育失敗原因的一句話點評,自我感覺非常經典。甘的許多感悟或許還是欠缺經驗,所以大部分都是人人都能說出的常理,並沒有讓人驚艷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甘的文字確實是有功底的,行文流水間並無明顯的停滯與缺陷。對北大的情感也基本上宣洩到位,但對「父母」的感情描述較少,措辭也不如對北大的豐富,這點或許也是與書的定位有關係。期待他將來的真正文學作品問世,要知道,你把你和魏薇編輯的承諾放在了書裡,這也意味著你將這個承諾放在了世人面前,請牢記你的承諾,十年後拿出真正的作品!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情況就是如此,從書中我們能看到真誠、樸素與執著,希望他的這些優點能帶給我們更深的思考,但更希望的是他在成名後,依然能夠保持著這些美好的元素,繼續著那個「保全」的神話。
站著上北大讀後感(三)
近年來,一本名為《站著上北大》的草根勵志書,因為釋放著當前社會頗為需要的正能量,從而熨帖了讀者的心靈,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較好的反響。
作者甘相偉和我同為廣水人,並且是國中同班同學和高中同班同學。出生貧窮農家的他,有著改變生存處境的強烈信念,和大多數農家孩子一樣,他一直信奉著「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成就未來」的樸素人生信條。
從小寫得一手好書法、好文章且學習成績較好的他,一直將考上好大學當做打拚的目標。可是,高考失利,他僅考取了武漢一所專科院校的法律專業。但他並沒有消極不振,依然如饑似渴地讀書學習。
2005年7月甘相偉大專畢業後,應聘到廣東一家企業從事法務工作,收入不菲,但是感覺到這並不是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在繁華的城市感覺缺少精神的皈依。為了讓自己的知識更完備、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拓展、靈魂更充實、生活更有「質感」,他隻身來到百般眷念的未名湖畔,甘願做了北大一名普通的保全。
在北大當保全的那段時光,他把北大良好的教育資源運用到了極致,經常蹭課、蹭講座、與教授學者交流、苦讀、寫作、思考,雖苦雖累,但倍感充實。他利用業餘時間通過成人高考考上北大中文系並修完本科課程,還憑藉著在北大五年保全經歷以及自己的心得感悟寫作了《站著上北大》。讀他的文字,自信喜悅之情洋溢其間,鬥志激情充盈其中,讓人真切感受到他的昂揚態勢。
在北大工作學習多年,甘相偉在燕園也成了名人。時任北大校長周其鳳院士為其「草根不自甘平庸、起點低卻依然奮發有為」的故事而心生欽佩和感動,欣然為《站著上北大》作序,並高度讚譽甘相偉充分利用北大教育教學資源的做法,值得北大學生學習。
目前,甘相偉已經脫掉了保全服,在北京一所學校擔任老師,實現了人生的完美轉型。
站著上北大,如果沒有一種韌性,就會覺得心力不濟、精神憔悴。換位思考,假若是我,會不會拉下面子去北大當一名普通的保全?即使當了保全,會不會有足夠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繼續讀書學習?一邊做保全,一邊做學生,甘相偉形色匆匆忙得不亦樂乎,在兩個角色之間快樂地切換著。雖然辛苦,但他總算找到了內心的「抓手」,找到了精神的棲息地,心中有所寄託,所以苦累並存,但內心是豐盈的,是滿足的,是幸福的。
小人物也能夠成才,草根也有自己的丰采。甘相偉用他的經歷向世人證明:外在的不利條件並不一定能夠阻擋一個人向上的心,關鍵是一個人想不想真心去改觀。社會的進步也很需要這種堅強不屈、克難奮進的精神。世間眾人,多數是草根階層,身為草根無需自卑,經過櫛風沐雨的歷練,均能綻放葳蕤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