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讀後感(一)
作者劉醒龍,講述了在一個名叫屆嶺的偏僻山村,三個民辦教師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默默、無私地奉獻著。
屆嶺地處偏僻,離最近的小鎮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幾乎和外界隔絕。村民幾乎都是文盲,為了讓孩子們上學受教育,得用各種手段去動員,去強制家長將孩子送來上學。這樣才將適齡孩子的入學率從10%多一點提高到60%多。讓村里出一個大學生是這些人多少代的願望,也是這些民辦教師的終生奮鬥目標。那個地區貧窮,貧窮得最好吃的就是油鹽飯,即用一點油將剩飯炒一下,然後加點鹽水;貧窮得許多孩子交不起學費。小說中的幾位民辦教師的工資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統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由於工作在偏遠、落後、貧困地區,所以該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兒工資,經常因為村里沒錢、或是教育不被村長重視而被長期拖欠。由於上學的孩子因貧困而交不起學費,買不起書本,學校沒錢維修教室等等,為了使教學能夠進行下去,他們經常要將自己的錢墊進去。在業餘時間還不得不進行些開荒種地等額外工作,以創些收入,維持學校的各種開支和補貼貧困孩子的學習生活之用。他們在放學後,還要照顧那些離家很遠不能天天回家的學生。到了周末,還要步行一、二十里路,護送那些遠道的孩子回家。他們是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正因為這一點,他們一直在那裡堅持著。能讓民辦教師堅持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偶然會有一兩個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名額,小說中幾位民辦教師,十幾年來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難,使得他們有了生死之情。每當有了一個轉正指標後,他們既想自己轉正,有不願意捨棄自己共患難的同事,最後將名額讓給新來的年輕人。
其中記憶深刻的一段是,余校長到城裡去聽課學習,但是記者王主任卻聯繫了學校讓他去當傳達,因為那份工資的關係,余校長倒也沒有推辭,但是在擔任傳達室工作的時候,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當他沒有工作的時候,他就去教室外面聽課、學習,每天早上,在學生們和老師沒有來到以前,他就打開一間教室的門,站在講台前面,進行試講,講完一遍,自己接著總結反思,然後再修改,再試講。他的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深深感動了王主任和實驗學校的校長,也深深的感動了我。
小說中描述的這些民辦教師,不僅要履行自己教書育人的責任,還要同形形色色的落後觀念和勢力進行鬥爭。我敬重這些鄉村教師,他們或許沒有優越的物質條件,或許很貧窮,但是他們在精神上卻是實實在在的富有的,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於教育事業的執著,看到了那種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看到了他們奮發自強的,也看到了他們對於學生們的關愛。儘管他們的教學水平比起新一代人有著很大的差距,更不能和那些有著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公辦教師相比,但正是由於他們的默默辛勤奉獻,才使我們國家那些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沒有被應受的義務教育所遺棄。對照他們,我們應該捫心反省,更應該象他們那樣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天行者讀後感(二)
向萬站長、明愛芬、徐校長、孫四海、鄧有米、張英才、夏雪、駱雨……等等的中國大地的民辦教師深深致敬。因為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裡,擔負著義務教育階段的億幾千萬農村中小學生「傳到授業解惑」的重任,將現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他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他們是二十實際後半葉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間英雄,他們是山區孩子們的精神脊樑。「民辦教師」這個詞,也許將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他們的精神不能讓人忘記也不應該忘記。他們用默默奉獻、匍匐前行、樂觀向上的精神譜寫一曲曲人間最美的讚歌。
這是一本相當令人震撼的書,很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我看著看著都流下了眼淚,隨著故事情節一起喜怒哀樂。看完之後都有一種想當民辦教師的衝動。民辦教師也許是物質的匱乏者,但絕對是精神的富足者。在他們身上,我越來越多地發現了當今社會正逐漸缺失、人們又漸漸淡忘的一種精神,一種民族精神,一種不屈不饒、奮發自強的精神。而正是這種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和文化,讓我們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雖說沒有華麗的辭藻,曲折的情節,但樸實的語言更能讓我感動。文中通過界嶺國小幾個民辦教師生活遭遇的敘述我們了解、感受、體知當地中國農村成千上萬個鄉村民辦教師生存環境的辛酸苦辣、情緒焦灼和痛苦無奈,他們沒有太多的文化修養,沒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身上沒有所謂的氣質修養,聽不到華麗的言語,但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鄉村建設者,是真正農村文化的苦行者,他們是在用心、用情,全身心地做著別人不屑,而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
他們的故事似乎與我們很遠,有些聽起來甚至讓人感到不解,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卻又分明感受到他們離我很近,因為那是一種從內心深處產生的碰撞與共鳴。
在中國的社會階層中,他們可能是微乎其微的那種,很少有人去關注、正視他們的工作、生活及其生存現狀,但他們還是用自己的羸弱的身軀所蘊含的良心、道德頑強支撐起了中國農村社會不斷向前前行。
中國的前途在哪裡?或許更多的人認為在城市,在工業化,但大家是否想過,一旦離開農村、離開土地,我們城市發展的動力在哪裡,前途又在哪裡。因為,無論什麼時候,農村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我由衷地敬佩我們的鄉村民辦老師,他們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他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奉獻的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站在人格高地的人。對照他們,我們應該捫心反省,更應該象他們那樣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天行者讀後感(三)
天行者這部書我早已經讀完,原本沒打算寫讀後感的。可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忍不住想寫點什麼。
那天,我去報告廳聽一個社會實踐報告會。我本抱著輕挑而去,最終卻帶著沉重而回。一位學姐為我們講述她在老家當支教的經歷。看著臉上泛著「紅暈」的孩子們,我們不禁有些心酸。到了最後,學姐問了一句話,那句話至今還讓我記憶深刻。
「你們知道嗎?老師的工資一個月才300元。」三百元啊,連我兩個星期的一伙食費都不夠。這讓我不禁想到《天行者》中的那些民辦老師。()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裡,擔負著為界嶺地區農村孩子授課的重任,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他們人數眾多,卻又默默無聞。但是你可曾想過他們還擁有一個家?你可曾想過他們如何用微薄的工資養活一家人?我們不曾想過。我本以為這本書所說的都是中國過去的現狀,我本以為這本書只是為了讚揚那些默默無聞的民間英雄。我本以為一切都已改變。可是,我錯了。她的家鄉不是很偏遠,那麼,在更偏遠地方又會怎樣呢?
國家確實有提高教師待遇的政策,我也確實看到城裡老師待遇提高了,可是,我從來也沒有聽說過偏遠地區教師待遇提高的訊息。國家也有大學生義務支教的政策,然而,這是長久之計嗎?他們也有父母啊。熱血可以流淌,青春年華怎可揮霍。一個人一旦成年,他就有了對一個家的責任。
那位學姐問我們有何好辦法,我們答道有國家政策呢。她說國家政策不知何時才能推廣到她的家鄉。是啊,什麼時候啊?或許會很久吧。我於是想到基金會,可是卻不曾聽說有這麼一種專門的基金會。這些年來,我們只關注那些貧苦的孩子們了,忽視了那些教孩子的人們了。
我真心的希望能夠有有識之士,有能力之士能夠建立一個專門為偏遠,貧困地區教師謀福利的基金會,如果您真有此願,請認真管理基金會,不要讓它從倒紅十字會基金會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