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優秀教師九堂必修課讀後感

優秀教師九堂必修課讀後感(一)

剛讀完《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這本好書,這本書給我以很大震撼,本書對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成就優秀教師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書中結合作者近30年從教的經歷,從古今中外許多優秀教師的事例,從閱讀、觀察、思考中,作者總結提煉了優秀教師在專業修煉、職業提升和事業追求的過程中,高度重視並積極踐行的9件事。其實作者所提出的9件事,也正是教師職業攀升的9個台階,也正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9個生命密碼。

其實一個人一輩子很可能平庸地度過,教師也是一樣,但是如果能努力地追求,你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或教學專家,甚至可以稱為出色的教育專家。其根本就在於多讀書,讀好書,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對一位教師來講,讀書即是最好的備課。

作者高萬祥老師問過魏書生一句話:「你早先在農村時有沒有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與輝煌?」魏書生認真地回答:「應該是想到的!」一種自信一種強大的自信。論學歷魏書生只是瀋陽市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國中32中畢業,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讀書是他在青少年時就養成得好習慣,正是由於讀書才使得他在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時,仍然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仍然著作等身,正是由於他的讀書才使得他具有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理想,才會走向成功。對於讀書李鎮西先生也說過一句話:「我可能是比別人早讀了一些書,多度了一些書。」本書作者說了一句很深刻的話:「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用終身的時間來準備的。」

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只要你對教育工作感興趣,只要你能夠堅持讀書學習,勤奮實踐,成功的大門一定會向你敞開,借用作者的兩句話改之為:其一「多一些書卷氣,少一些世俗氣。」其二「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過努力認真地讀過一二百本好書!」「圖書是教育之母,讀書是教育之母」,我們是教師,無論年齡多大,無論教哪一年級,無論教哪一科,抑或受到多少教育,我們都應當有一個名字——「讀書人」。教書的人首先就應當是一個讀書的人,是一個十足的讀書人,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現代教師作為一名優秀教師的第一項修煉就是讀書。

教師應當是一名知識分子,那麼什麼是知識分子?什麼樣的人才能配得上「知識分子」這一稱號?千萬不要以為有了一定的學歷的人就是知識分子,在西方社會普遍的認識和給知識分子下的定義是:知識分子是有責任感、正義感、社會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無論古今中外,知識分子最可貴和最本質的人格特徵是社會擔當,即社會責任,具體地說:知識分子是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為社會服務的人,是能超越個人和小團體私利而對社會和國家民族給與真誠關注的人,是能夠時時關照自己腳下的路又常常抬頭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夠認真思考生命意義並積極追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夠面對世俗潔身自好的或面對權貴敢于堅持真理,有骨氣有人格的人。

現代教育史上較早提出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是盧梭,他主張通過教育使人的天性得到全面自由發展,康德受盧梭影響也說過:「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除了教育在他身上所造就出的東西以外,他什麼都不是。」本章最後作者說了一句話:教改追求是教師職業和人生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種過程,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一個認真正的幸福是確定生活和工作目標,並向著這一目標不懈努力,這是自己的智慧不斷創造,不斷展現和展示的一個幸福過程。「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教師的生命價值只有在科研實踐中才能充分實現。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教育的愛心是一種教育的聖心,愛心教育是教育的人道主義體現。優秀的教師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的特點即是擁有愛心,世界上最好的教師,首先應當是具有愛心的教師,最好的學校應當是充滿大愛的學校。學生到學校來是學習文化知識,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個性、情感、人格這些做人的核心內容主要不是在文化課課堂上學來的,而是在校園的人際交往,特別是師生交往中形成的。校園的人文環境是一種隱性課程,對於學生的人格形成極為重要。

沒有愛心的教師,他的師生關係往往比較緊張,常常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只有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才能營造心理安全自由的教育環境,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師生觀念下,每個學生才能抬起頭來走路,挺起脊樑做人。

教師不可能都是作家,可以肯定的說,寫作是優秀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能不能寫作是一個教育家和一個教書匠的基本區別,一個不能寫一手好文章的教師,只能是個教書匠,一個從事教育的簡單的勞動力。作為知識分子一個優秀的教師的全部尊嚴在於擁有思想。如果說人的身體是軀體的存在,那麼文字所承載的思想就是精神的存在,而作為思考和思想的物化這是一種永恆的生命價值和存在。

口才是人的第一能力,談吐是人的第二外貌。現今的時代是個性張揚的時代,能說會道、能言善辯,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應當是現代人文明素養的重要表現,也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和繁榮昌盛的重要標誌。

就像我們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很多教師不能傾聽學生的傾訴,不讓學生說話,用自己的淫威壓迫學生,學生不說話了,但是他們的語言能力同時也被扼殺了。有的老師會說讓他們說什麼他們淨是說謊和強詞奪理,其實如果你是一個有能力的老師,你就會用你的語言把他辯倒,讓他心服口服,比淫威屈服下的無言更有效力。

優秀教師九堂必修課讀後感(二)

高萬祥老師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九堂課引領專業發展,九堂課成就優秀教師。本書的主要內容由《讀書是教育之母》、《無愧於「知識分子」的稱號》、《從特色教師到特級教師》、《教育就是愛》、《我寫故我在》、《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細節就是力量》、《親職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九部分組成。

掩卷沉思,高老師如一位智慧長者,慈眉善目,諄諄教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就是啟迪我們心靈的明燈。他談讀書、談反思、談科研、談大愛、談寫作、談口才、談細節、談家庭和人生的快樂,於是,伴著他的輕風細雨,我們浮躁的心漸漸平靜,灼熱的目光逐漸清澈,好久沒有思索的的大腦開始了新的探索。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師必須具有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僅源於先進的教育理念,更是源於對教育規律的認識與把握。作為教師,真的是非常不同地「人」。

教師職業有別於其他職業,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和內在要求。教育永遠是一種遺憾的藝術,缺乏專業素養的教師或許永遠只有遺憾而沒有藝術。因此,教師要想減少遺憾,成為有藝術、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師,就應該想大問題,做小事情;應該從教育信念到教育行為、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從共同規範到個人風格,進行系統的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完善。而《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正是教師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葵花寶典」。

《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告訴我們的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提醒我們的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是教師生命價值的實現過程。教師要學會自主思考並規劃教育人生;要通過閱讀來拯救自己,提升素養;要反思教育生活,追求成功體驗;要學會釋放壓力,從教育過程中能夠尋找到快樂,從小處著手,從高處著眼,既立足現實,又站在高處。教育就是教師的專業生活,生活是一種過程,快樂是一種體驗,幸福是一種感受,教師應該追求一種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優秀的教師不僅擁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專業品格。我們有太多的教師習慣於重複,重複過去的方法,重複過去的經驗,重複過去的思路。於是,激情在重複中逐漸消失,理想在重複中逐漸泯滅,信念在重複中逐漸淡化。告別重複,意味著教師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改變自己,錘鍊自己的專業品格,是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的必然路徑。

讀過《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欣然感嘆: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是多元的,而教師自身的努力則是一種最具活力、最持久、效果最明顯的內生源泉。教師應在「修心、修情、修性、修行」中生活,錘鍊教育行動,提升教育能力;精練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

優秀教師九堂必修課讀後感(三)

2011年的教師節,我們收到學校李校長一份特殊禮物——《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畢業至今,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總是覺得事務越來越多,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自己迎來了第就個年頭。我是一個優秀的老師嗎?我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嗎?我經常這樣叩問自己。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呢?我捧起書仔細閱讀了這本書。本書的主要內容由九部分組成。九堂課引領專業發展,九堂課成就優秀教師。這段時間,再讀這本書裡,我感受最深的是《細節就是力量》。

工作室主持人黃志煊校長說過一句話:把細節做到極致就是創新。在我們教師工作中決定成敗評價一個教師的素質,除了學識與教學水平,言行與愛心的細節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細節雖細,但對孩子們的影響卻不小。

說到這些細節,我想到了學校、班級中的德育工作。人們都說德育工作要管的是瑣事、碎事,但德育卻無小事。很多時候,()德育工作的成敗就在一些小細節上體現出來。記得黃校長的一節《四大件的變遷》課上,有一個環節是請義工馮爺爺上去給孩子們講講過去的事。黃校長把坐在教室旁邊七十歲的老爺爺請了上講台;細心的為他夾好麥克風;講完後,黃校長扶著老人家下了講台;下課了黃校長對老爺爺表示了感謝並且親熱的交談。一切細節都是那麼自然。我相信每個孩子都看在眼裡,什麼是尊老、什麼是尊重無需太多的詮釋,黃校長的這些小細節已經無聲的教育了孩子們。

關注細節,也為師生的溝通搭起了一座橋樑。我記得上個月的一節課上,一向基礎較差的小鄧在隨堂聽寫中居然全部聽寫正確了!我感覺很意外,當時表揚了他,但他臉上卻沒有太多興奮的表情。課後,我找到他,就剛才的聽寫事細細聊了起來。原來這個孩子父母離異,沒有人管。近段時間爸爸給他找了個新媽媽,新媽媽管得嚴,天天抓他讀書,他心裡煩。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趕緊給孩子多起了輔導工作,分析新媽媽管他學習的原因,讓他感受自己在新媽媽的幫助下有了進步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最後,孩子點點頭,算是對我開導的認同。之後的幾天,這個孩子總會把他與新媽媽生活上的一些事告訴我,他和新媽媽的感情也在我的調解下越來越融洽,孩子也越來越信任我了。我常在想,如果不是那時我多看這個孩子兩眼,關注他與往常不同的細節,也許我就錯過了一次與他成為朋友的機會。

關注細節,也往往成就成功的課堂。這一點在我跟崗學習的幾天感受特別深。在李瑞雪老師的《我們的節日——春節》課堂上,她讓一個孩子貼春聯。孩子貼完春聯後,李老師並沒有馬上點評,而是問了孩子們:「他貼得令你滿意嗎?」有幾個孩子說不滿意,一個女孩子還上去把春聯調了位置再貼。那為什麼要調過來呢?孩子們說不出來,李老師不急著解謎底,而是讓問女孩子為什麼那麼肯定要把春聯調過來貼,女孩子說因為他們家過年就貼了這樣的春聯,是調過來貼的,多麼會觀察生活的孩子呀。這不就是我們品德與社會所提倡的要讓孩子通過課堂走進生活嗎?多精彩的課堂呀!

記得在我的《為我們生活中不能沒有他們》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採訪教室里的老師,我的預設是孩子們對什麼這麼多坐在教室後的老師肯定很好奇。但是事實上,孩子們在採訪時卻一股腦跑向黃校長及鄒老師,我走下去問問孩子們:「為什麼不採訪其他老師?」並把他們引導老師們面前,鼓勵他們大膽說話。後來,孩子們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了解到的面更廣了,課堂也就更為深入了。

在生活,在課堂如果我們都時時關注細節,做好每個細節,我們將會有意外的收穫。這就是在跟崗這幾天再讀《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這本書的收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