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說讀後感(一)
當今之社會,乃物慾橫流、浮誇弄假之社會。人人追名逐利,道德淪喪,自文革以來,形式每況愈下。而今又現小悅悅之事,可見一斑。數十路人圍觀在外,相互踟躕,竟無一人向前救護,不解乎?憤憤乎?此誠不必也,前有眾企業置三聚氰胺於奶中,又有某餐飲煮食以地溝油,為自身之私利,而拿國人之性命如同兒戲,只能如孔子言:「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何以國人混沌如斯,就吾觀之,其因極簡,蓋失「童心」爾。
何謂童心,李贄之《童心說》中一語道破,「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古往今來,童心乃至真至美之品格爾。遇事率性而為,返璞歸真,以真實之本我示於人,人人不欺,真性情也。然恆持童心之人少之甚少,世人總喜以虛偽之假面為一己之私奔走,久之,童心必喪。以小悅悅為例,何以圍觀路人無一前去搶救,其真無人倫之禽獸乎?非也非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何況大人乎?路過之人或多或少有想前去幫助之意願,然怕事後惹上干係,又有先人名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鑑,故背起本心,漠視而過。若能按「童心」行事,則必當義不容辭,挽小女孩之性命於危難之中,何以有此人間悲劇哉?故言童心喪矣。
人人皆能辨善惡,然何以到關鍵抉擇之時,卻往往做出背德反離童心之事?就吾觀之,此乃現今社會教育病變所致。吾堂堂中華,自古以德治國,然五千年之優秀傳統卻於十年動盪間被摧殘殆盡,而今妄圖重建卻也步步維艱,只感慨毀之易,復之難。故而今從頭邁步,則更需學校教育,塑人之品德,護人人之童心。
教育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自國小到大學,期間十二年光陰,怎能怠慢。而觀今之學校,完善品格為後,提高成績為先,不以童心純真為重,只顧一時私利,卻美其名曰培養綜合人才,誠乃誤國誤民。其久也,假大空聞見日以益多,只知以成績高即可,而童心失;其長也,不聞不問窗外事,言假言,文假文,事假事,無所不假,而童心失;以致以本為本,無自己獨立思索之能力,而童心失。以吾校為例,名曰欲以培養國之傑者已獲諾貝爾科學獎,然變之科學豈是死之教授,何況才人不比工廠產品,以模形克隆之即可產生。期間選撥卻以成績高低為準,不論其是否欲獻畢生之精力從事科研。其無愛之之童心,遑論欲在其中登峰造極哉?
嗚呼哀哉,清人龔自珍曾作詩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之人才恆有之,然受社會污濁思想之荼毒,或獨善其身不願合流,或放棄所持為個人之私利奔波。所以者何?龍洞山農謂之「以童心既障,而從外入者聞見道理為之心也」。
現今之世,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熙熙攘攘即為利,令人悲嘆。然吾等雖無力改過去,卻仍有望創未來,希冀能以先人之思想為根本,存童心、做真人,復我浩浩中華!
童心說讀後感(二)
我們走在「不當教書匠,要當教育家」的教育改革年代,操練著琴棋書畫,擺弄著DV電腦,表演著談唱說跳,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只為一個目標--為澆灌一代新苗茁壯成長而努力不懈!是的,教育需要勇於表現,敢於突破的你;教育渴望推陳出新,富有創新的我;教育呼喚多才多藝,鋒芒顯露的他;教育還召喚胸襟博大,有情有愛的她……帶著一份激情,拖著疲憊的身軀,我靜靜地拜讀了李贄《童心說》。
「童心說」是李贄文藝思想的核心,「童心說」的進步性在於道出了一切作品發端於作者對生活的真切感受這條客觀規律,富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浪漫主義色彩與不平和的情調,帶有資本主義的萌芽的新特質,具有個性解放的鮮明特點,具有強烈的唯物主義色彩,它把人的思想從道學束縛下解放出來,開啟了一代新思潮和文學的新風尚,無論在理論上或創作上都產生過積極的影向。
李贄在《童心說》裡反覆強調著童心,「是童心者,絕假存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無論古今,「童心」都是人最美好最真實的情感,凡事率性而為,展現著人「質本潔」的一面。可惜一直保有童心的人終究太少,世人總愛躲在虛偽的面具後熙熙攘攘,點綴著無根的繁華。有趣的是,李贄並沒有直接鞭撻程朱理學,而先由文章說起,又文及人,最後切中要害:既然「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既然要不拘一格做文章,既然六經、《語》、《孟》非聖人之童心而發,那麼那些假道學還有什麼存在和學習的理由呢?嬉笑怒罵並不強烈,卻讓人在痛快中體味到作者童心之餘豁然開朗,不禁然會心一笑。這篇《童心說》正是李贄童心所發的「古今至文」雖然經歷了似水流年的輪迴,依舊是「如花美眷」。我不清楚李贄寫《童心說》是在入獄前還是入獄後。
總之,我相信一個堅定的民主者不會因為獄中的摧殘而消磨盛氣。雖然衛道士猖獗、假道學橫行,真正的擁有童心的智者其理想卻會永放光輝。世界總會在絕境中給我們一份驚喜。正如衛道士眼皮底下出現了《牡丹亭》、《水滸傳》這類「誨淫誨盜」的書,物慾橫流中也會有一聲「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呼喚。懷著奇文共賞的心情讀著《童心說》,深深感動於李贄的至誠,就像曾經感動於錢鍾書、白先勇的「童心未泯」。於是,我也以童心來抒發對這篇《童心說》的感受。願我這支拙筆能延續那種冷硬背後的奼紫嫣紅,縱使和似水流年的輪迴相距甚遠,當凝眸往昔時,也不負自己的那一份赤誠與童心。幽夢遇屈子,「清」「醒」誰共遣?中華民族是個歷盡苦難的民族,可是,被異族蹂躪,尚可寬慰;可悲的是被自己的文化折磨而停滯不前。「萬能」的統治者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對民眾進行思想控制。大多方法居然還很奏效,連最為苛刻的程朱理學竟縱跨南宋明清三代直到今天影響依然殘存。我不得不驚嘆數百年前中國民眾的承受力了,同時也越來越敬佩李贄們無與倫比的勇氣。
民主者們透過八股文和文字獄編織的幽暗帷幕,製造了隱隱約約的光亮,儘管不知這微弱的光能和黑幕抗爭多久,但只要這光亮持續著,必然會給後繼者們以信心和進取的源泉。如今的現實可能要令李贄們失望了,中國貌似走向了民主主義道路,歷史淵源卻已植根太深,進步的每一步都伴隨著鮮血斑斑。那份四百年前呼喚的「童心」在今天「猶抱琵琶半遮面」,虛假的面具似乎比一份赤子情懷更符合流俗的需要。寫文章無病呻吟者如過江之鯽,社會交往中兩面三刀者更是不在少數。「童心」已被物質深埋(儘管我不願承認),「皆醉」、「皆濁」人多勢眾,「獨醒」、「獨清」孤掌難鳴。
理想的教師,應該是永遠保持年輕心境,懂得把童年還給孩子,讓孩子輕鬆、自由、愉快成長的教師。兒童的天真、率性是最寶貴的。童心沒有偽善,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鬥角。孩子的笑最天真、最自然和最燦爛。孩子的天真是人生不可能再得的財富,是至真至美的人性花朵,也是人類未來的最純、最淨的溫床。童心是童年生活最真實的鏡子,天真無邪,純潔無瑕,未受污染。只有童心,敞開胸懷接受;只有童心,才能滿懷興趣探索;只有童心,才能袒露內心世界;只有童心,才能毫無掩飾的外露。育人的關鍵是育心。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身要保持年輕的心境。父母要像回到童年時代一樣,努力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長,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父母應儘可能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按照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並適當地加以引導,真正做到「把童年還給孩子」。
童心說讀後感(三)
這篇《童心說》的作者是李贄,我對他不太了解,倒看似他是一位道家人物或者是個憤世嫉俗的人。為什麼說他是憤世嫉俗的人,因為他好像對當時的儒學很不滿意,對做學問、從政的人也很不滿意。在他看來人性本應該是天真的,就是因為人們後來受環境、自身領悟力等的影響而變質了,這些倒是和莊子有點相像。但是道家講究出世,很低調的,除非是實在看不下去才會出來說幾句,這個人還真不好定位。不管這些了,還是按照他要討論的核心思想「童心為什麼會喪失」來說說。
童心的喪失,因為人啟蒙時期耳聞目睹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長大後這些感性知識和後天得到的理性道理一經入住人心後,就慢慢喪失了。知道了什麼是好事,就千方百計的去做、去說;知道了什麼是壞事,就挖空心思遮蓋掩飾。那是不是人人都這樣呢?不是,李贄說古代的聖賢們就能在這方面做到得真理而不失其童心。這是一種典型的唯心主義和想當然,你怎麼知道他們就守住了童心,你又不是他,就好像船沒動、帆沒動、人心自己在動一樣,得出這樣的結論也就是先聖兩個字而已,並不是具體到哪一個人。但這些並不重要,李贄想說的童心喪失,不是指這些,這個指月之指的寓意在前方,在我看來,他更是在討論人慾望得到滿足、有所歸屬的論題。
一個人的欲望是從時候開始的,其實生下來就有了,食慾也是欲望之一啊!誰小時候嘴貼到媽媽的**上不是自動開始吮吸的,拋卻這些衣、食、住、行基本生存方面不說,當然也不需要說,這些也要說就沒完沒了了,而且是基本所需不能算。的確人的欲望是後天來的,上海人有句話說:「不怕天火燒,就怕摔一跤。」因為家裡面本就沒什麼可燒的,全部的家當就在這身衣服上體現著呢!還有的說,()別人買個房子並不生氣,但是鄰居家添置一件家具那就氣炸了肺了。我想李贄的要批評的欲望就是這些和這些的延伸,一種蒼白的攀比、一種無能的虛偽以及這些所到來時已經造成的傷害和後期預計的傷害。前段時間我看一了部H片,演的是100個美女舞廳狂歡的。在裡面,攝像能拍到的人歡呼雀躍不知該如何表現一番,而在背後的那些姑娘,她們的臉上有一種說不出的迷茫與彷徨,其實只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在背後刺痛著她們,而在攝像前的呢?這種刺痛是被欲望環繞著,暫時還不會感受,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她們都害怕導演的一聲「咔」。不光是因為害怕出名不了,而更害怕那聲「咔」之後的「無限空曠」。
那些被欲望吞噬的人,活在別人的世界裡面,或者是別人設計好的世界裡面,沒有自我,這些在李贄那裡是叫做假。「滿場是假,矮人何辯也?」,滿天下全是虛假,俗人哪裡還分辨得出真偽。其實欲望是每個人都有的,就像每個人都毛病一樣,我們要做的是讓這些欲望滿足而又不「失真」,鑑別自己的欲望,適當的壓制或去除,讓自己有所釋放,在這方面我覺得一個網友說的很好:「欲望只有在最然的滿足的時候,才不會腐化人性」。應當警惕著讓它最自然,不能讓步,一旦開了先例就無窮無盡。
作為一個古代的文人,李贄對先聖們也是很推崇的。說《論語》這些書裡面不是對官員的溢美之辭,就是阿諛奉承的話,要不就是先聖門徒廣收,弟子悟性不好,不是斷章取義就是把就事論事的話奉為經典。李贄好像對先聖很是「了解」,不說什麼溢美之辭如何如何,直接把帳算到他們徒弟那裡,猛烈批評這些人誤人子弟,還用老師的這些言論為自己的虛偽做擋箭牌。他深惡痛絕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其實,李贄是不認同儒學的,因為領悟力是有高下之分,但是對做筆記的人,老師說出的話不會記的一人一個樣,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到李贄對作文章的態度是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而不是反覆去引用什麼經典裡面的言論,用他的話說:「故吾因是而有感於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說甚麼《六經》,更說甚麼《語》《孟》乎?」這和曹丕在《典論論文》裡面的觀點相似,曹丕說文章的主導是「氣」,李贄說寫文章要寫內心的感受和自己的領悟,這一點我個人很認同,因為文章是對事情看法,而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用現在的話來說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適當的引用是能讓文章更有說服力,也能更優美,但是動輒就來,只能讓人覺得囉囉嗦嗦博而不專,使盡渾身解數也不能說明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實在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