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教育,從家庭開始

教育,從家庭開始

——朱永新在第五屆新東方親職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

新東方親職教育高峰論壇邀請我好幾次,一直沒有機會來。這一次來,果然讓我很感動,那麼多的人對親職教育都非常地關注。

我的演講題目是《教育,從家庭開始》。我講三個主題:第一,家庭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第二,父母是最容易犯錯的老師;第三,閱讀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

家庭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第一,家庭對人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從家庭這個港灣出發的。人的一生,有四個最重要的場所:第一個就是在母親的子宮裡,通過母親來感受外部世界的變化。可以說,親職教育實際上從母親的子宮裡就開始了;第二個就是家庭。來到世界的第一聲啼哭,這是人生的第一個獨立宣言,這個時候他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家庭、父母來進行的;第三個就是教室。在教室里有沒有親密的人際關係?能不能健康成長?離開學校工作了,走進職場,這是人生的第四個場所。在職場裡面要拼搏、要晉升,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但是,在職場裡累了,回到家裡還可以傾訴。所以,家庭是人生永遠離不開的一個場所,是人生最重要、最溫馨的一個港灣。人生從這裡出發,人生將回到這裡。

第二,童年的秘密還遠遠沒有被發現。我們知道,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上,從來沒有把兒童當人來看,包括到今天,我們依然很多人還沒有把兒童當人來看。真正的發現兒童、把兒童當人來看待是從文藝復興以後,開始尊重兒童,尊重人的地位。特別是自從有了《聯合國兒童憲章》,規定我們必須要尊重兒童、愛護兒童。但是,有了兒童憲章,我們就真正把兒童當兒童了嗎?也沒有,更不要說把他當獨立的人了。

托爾斯泰曾經說,孩子自出生到5歲的這段年齡期內,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諸方面從周圍世界中所攝取的,要比他從5歲到一生終了所攝取的多許多倍。這個話很有意思,說明親職教育的重要性,說明孩子在5歲前親職教育的意義。

第三,家庭是真正的人誕生的搖籃。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不是對未來生活的準備時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奪目的一段獨特的、不可再現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起決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過,童年時期有誰攜手帶路,周圍的世界哪些東西進入了他的頭腦和心靈。人的性格、思維、語言都在學齡前和學齡初期形成,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說的。

第四,家庭之路充滿著無證駕駛的「司機」。沒有駕照不能開車,違規要罰款。然而,做父母卻不要任何培訓,也不需要證就可以自行其道了。實際上,做父母比開車要複雜一百倍、一千倍。一個孩子的方方面面,從生理到心理到養育方式,從知識的學習到人格的養成,是一門大學問。但是,我們不需要接受任何培訓就可以做父母,就可以對孩子發號施令了。如果一個國家這樣的「司機」充斥在我們的國土上,這個國家一定是危險的。

我非常敬佩俞敏洪先生,新東方雖然是從外語培訓開始做起來的,但是每年拿出幾百萬支持親職教育的研究和推廣。像新東方親職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這樣的公益機構太少了,國家應該大力推動、培養、支持這樣的父母教育機構,讓全社會所有的父母都有機會得到最可靠的、最科學的資訊和最有效的幫助。

第五,親職教育方向的不一致使兒童無所適從。現在的親職教育一個很大的問題和前面一個觀點是有聯繫的,因為父母的教育觀點不一樣,父母和爺爺奶奶的也不一樣,現在是一個孩子有一對父母,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於還有更年長的人,他們整個教育方向經常不一致。

父母是最容易犯錯的老師

第一,父母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法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過:推動搖籃的手是推動地球的手。而現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慮也是學校教育,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其實人的成年階段最具挑戰性、最複雜的工作,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任務。

很多父母親以為他們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吃好、穿好,身體健康,教育是學校的事情。事實上,無論孩子在哪裡,總是離不開父母的影響和父母的教育,包括在餐桌上的每一句話,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父母用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則可能變得更壞。通常,優秀孩子成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

因為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科學的訓練、科學的育兒知識的培訓,所以他們很容易犯錯。

第二,父母易犯的錯誤之一:望子成龍的過高期望值。所有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所有的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然而,現在我們的教育用同一個標準,即哈佛的標準、北大的標準,以及分數的標準,這個方向就錯了。應該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只有成為他自己,才能生活得幸福,潛能才能得到發揮。

第三,父母易犯的錯誤之二:重智輕德的功利化。現在,我們是一卷遮百醜。只要考試分數好,家裡的獎勵就來了,甚至告訴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學習方法教給其他的孩子。這樣,孩子漸漸地變得越來越自私,越來越只關注自己,甚至對家人都不關注。這樣的孩子能走多遠呢?如果教育不關注人的品格發展,這樣的教育肯定走不遠。

第四,父母易犯的錯誤之三:寵愛或冷漠的兩種極端。一種是過度寵愛、過度關心、過度照顧,造成了很多長不大的孩子。前不久我還看到一位寄宿中學生,每個星期寄一個髒衣服郵包回家,或者說爸爸媽媽兩個星期到學校來一趟,做一次保姆。另一種則是極其冷漠,對孩子不聞不問。

第五,好父母應該跟孩子一起成長。父母如何少犯、甚至不犯錯誤?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童年時代,一天猶如一年。要進入童年這個神秘之宮,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個孩子。只有這樣,孩子們才不會把您當成一個偶然闖進他們那個童話世界之門的人。

這句話其實也是說:培育孩子,是父母再次成長的一個過程。好父母不應把教育孩子當做是枯燥的責任和義務,而應該當做是自己人生的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富足。(名人名言  )只有享受教育的人,才能演繹教育的精彩。

今年7月在山東淄博召開的第12屆「新教育年會」上,一個企業家講了自己的故事,我很感動。他說,新教育的理念就是要求親子共讀。我們孩子的老師要求我們每天晚上必須要給孩子講故事,以前我每天晚上不到11點不回家,自從我的孩子到了常老師的班以後,我每天晚上8點必須回家。幹什麼?講故事給孩子聽。只有給孩子播下善良的種子,經過漫長的歲月,這個種子才能發芽,播種什麼才能收穫什麼。

閱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事情

前不久我出版了一本小書《我的閱讀觀》,對閱讀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包括序言《改變,從閱讀開始》,第一章「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第二章「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第三章「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沒有真正的教育」、第四章「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和第五章「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大家可以去看看。

第一,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很多人都以為身體成長了,精神自然就會成長,事實完全不是如此。對於每一個個體,精神的成長都需要重複他們祖先的故事,人類幾千年偉大的思想和智慧在在最偉大的著作裡面。當你不讀它的時候,那些東西就是廢紙;只有你讀它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擁有它。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是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和厚度;閱讀不能改變我們的長相,但是可以改變我們的氣質和品位。

第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閱讀不是個體的行為,閱讀和民族是有關係的。我們一直呼籲要建立閱讀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包括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建立共同的精神家園,從哪裡來?從閱讀中來。當一個民族擁有共同思想和財富的時候,才能真正形成共同的價值。

第三,把最美好的東西給最美麗的童年。我一直認為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應該成為會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應該把最美好的東西給最美麗的童年。最美麗的東西是什麼呢?當然是圖書,閱讀是最美好的事情。

第四,不做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不少家庭貌合神離,看起來住在一個屋檐下,吃的是一鍋飯,但是精神上沒有走到一起。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並擁有共同的語言和密碼。所以,閱讀不僅僅是孩子的事情,只有親子共讀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

第五,童書的價值遠遠沒有被認識。人的一生都是圍繞童年展開的。童年見識真、善、美越多,他心中的真、善、美越多,他就會成為真、善、美的人。那真、善、美在哪裡呢?它就在童書裡。人生前14年讀的書,對人一生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是很多作家、心理學家都有充分認識的。

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