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讀後感400字(一)
這篇小說寫於五四運動時期。讀懂這篇小說,先要了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一方面,由於領導這場革命的資產階級向封建舊勢力和帝國主義妥協,造成了革命成果的不穩固;另一方面,由於辛亥革命脫離了廣大人民民眾,最終導致了革命的不徹底性。
這篇小說就是通過革命者的鮮血被愚昧、無知的老百姓當成藥來治病,深刻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深入民眾、未能驚醒底層人民的事實。
魯迅先生自己說,《藥》描寫了民眾的愚昧……革命者為愚昧的民眾奮鬥而犧牲了,他們卻不知道這犧牲是為了誰,甚至利用了這種犧牲。
小說結尾,革命者夏瑜的墳頭被人放上了花圈,暗示了他的同志會繼續革命事業,是革命者堅強的象徵。試著體會文章中類似這樣的多處細節設定和前後呼應的寫作手法。
故鄉讀後感400字(二)
魯迅寫的《故鄉》,講述了他與閏土小時候的一些事情。讀了《故鄉》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魯迅與閏土深深的友情。雖然認識的時間並不長,但友誼已經十分的深厚了!閏土會捕鳥、看瓜!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魯迅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都和魯迅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在和閏土的交往中,魯迅學到了不少新鮮的知識,得到了不少的樂趣,所以魯迅在那段時間很快樂,可正月過了,閏土必須回家。一開始,他們還相互送了幾次禮物,但後來再也沒有見面。我明白了: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只有好好珍惜時間,快樂才是永遠的。
可過去不懂事的我,卻不懂好好珍惜時間,常常浪費時間。有一次,晚上有一個十分好看的電視,我想:機不可失。就看了起來,從7點鐘看到9點,看完了才想到作業沒做完,只好匆匆忙忙做起了作業,那晚拖到好晚才睡覺。第二天早上要奶奶叫了好久才能起床,結果那天上學遲到了。從此,我一直把作業最早做完,然後再做其他應該做的事。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瞧,這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諺語大家應該不陌生吧。也告訴我們應當珍惜時間,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故鄉讀後感400字(三)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瓜地,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想一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當「我」記起童年時的「故鄉」,浮現在腦海里的首先是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沙地上的碧綠西瓜,整個大自然是那麼靜謐,那麼安詳,但在這個靜謐的世界上,卻有著活潑的生命。這活潑的生命給這個幽靜的世界帶來了動態的感覺。「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捏一柄,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胯下逃走了。」它幽靜而沉悶,活潑——而不雜亂。和諧自然,是一個另人心曠怡的世界。
故鄉讀後感400字(四)
我今天看了一篇小說:《故鄉》。他是周樹人(魯迅)寫的。
它講了「魯迅冒著嚴寒,回到了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當他母親說了一句關於閏土的事之後他,他又想起了閏土的樣子:「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可是當他看見中年閏土時:「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從這我看出來了在海邊種地的人都很苦,還有:「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說明閏土已經脫離了小時候的思想,使得他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說出心裡話、聊天了。
從這可以說明出當時的封建社會制度已經很深了。使得他們倆之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而當時如果沒有封建社會制度,他們一定還是以哥弟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