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提與祖父讀後感(一)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對於我來說很有意義的書——《馬提與祖父》。
這個故事講了一位小男孩和他即將病逝的祖父發生的事:在病床上的爺爺馬上就要離開人世,所有的人都悲痛欲絕,淚流滿面。只有小孫子馬提沒有哭,他時而看看爺爺,時而看看周圍的人,大多數時候都在看著天花板。他知道爺爺是不會離開他的,因為他的祖父承諾過要帶他到家附近的河對岸去。這時候他似乎聽到爺爺在叫他。馬提看了一眼爺爺,爺爺已經從病床上下來了。馬提問:「幹什麼?」爺爺說:「我們到河對岸去好嗎?」馬提自然很高興,但他不明白周圍的人怎麼還在抱頭痛哭。但他只問了祖父一句:「要告訴他們一聲嗎?」爺爺說:「不用了,我們一會兒就回來。」
他們走著走著,馬提似乎感覺到有什麼不太一樣。但他並沒有發現什麼。又過了一會兒他突然發現爺爺變得矮小了,似乎是越變越低,馬提忍不住了問爺爺:「祖父,我發現你比以前要矮了,似乎是越來越矮。」爺爺說:「沒關係,說不定我到一定的高度又會變高,變成一位巨人。」
他們到過城堡、找到寶藏、被海盜抓,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祖父小得幾乎看不見。這時祖父對馬提說:「我坐在你的手上能聞到有股刺鼻的辣椒味兒。不信你聞聞。」馬提把手靠近鼻子;突然感覺到有個什麼東西進入了體內。「馬提。」「爺爺,你在哪兒?」馬提問。「我在你的體內,你能感覺到的。這樣我們就能永遠在一起啦。」
馬提回到病房,爺爺依舊是面無表情得躺在床上,這時他才明白:原來,爺爺一直活在他的心中。
故事結束了,它告訴我們:人死去並不可怕,只要他活在我們的心中。
馬提與祖父讀後感(二)
今天,和女兒一起讀了《馬提與祖父》這本書,在邊看邊讀的過程中,我和女兒發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女兒是越讀越興奮,而我是越讀越沉悶。因為書中講的是:爺爺生命垂危,全家人都傷心地哭了起來,只有八歲的馬提沒掉一地眼淚,他在觀察著棚頂的蒼蠅飛。這時爺爺卻提出一個要和他散步的訊息。馬提和爺爺一起開始了一段驚險,刺激,快樂,有意思的旅途。在路途中他們遇見了小馬「小搗蛋」,一群海盜……在這次路途中,爺爺不斷的縮小,一次縮小一掌,一次縮小一掌,最後小到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馬提幾乎看不見爺爺了,爺爺騙馬提手心裡有一種怪味,馬提用鼻子一吸,把爺爺吸進身體裡,爺爺在馬提的身體裡不斷走呀走,最後走到了馬提的心裡。馬提回到家發現爺爺還躺在床上,()馬提很納悶,問爺爺:爺爺你在哪?爺爺回答說:我在你的心裡!這新鮮離奇的情節把女兒吸引住了,但也讓她感受到了:我們愛的人永遠不會死,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裡,永遠不會消失!讀完孩子能有這些收穫,真是讓人高興!
這本書是講了生與死的問題——新生與死亡。而作者卻用充滿一種別樣的溫暖、陽光,毫無「死亡」的陰暗、恐怖之色,以另類的「死亡」作為開頭。告訴小讀者面對死亡,並不需要畏懼。死亡,不是絕對的終結和虛無,不是一種生命的結束,而是一次新的生命輪迴的開始。這是告知我們對待什麼事都要一分為二,看事物的角度若是片面的,若是沒有用心去體味的,就看不到本質——事物的本質用眼睛是看不見,是需要用心體味的。而生活中,我為什麼做不到呢?
馬提與祖父讀後感(三)
讀完了義大利作家普米斯的「國際大獎」小說《馬提與祖父》,小小的心裡盛滿了溫暖,不時又盪起幾縷酸楚。
小說開篇便呈現「爺爺雙目緊閉,面色慘白,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全家人沉浸在難過、悲傷之中。「爺爺」死了!七歲的孫子馬提,卻一聲不吭……忽然,爺爺叫了他一聲,讓馬提去陪他散散步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小說就這樣在虛幻與現實的生死交界處,祖孫倆開始了奇妙而有趣的旅程。
他們漫步在金色的田野里,到靜靜的小河裡捉魚,碰到了半黑半白的「小搗蛋」,穿越了那高高的向日葵林,一起尋找海盜留下的寶藏,後來被海盜抓住了。在獄中,爺孫倆把玉米剝下來,放在窗台上,利用太陽光的熱量把玉米炸成了爆米花,又軟又可口;利用和衛士拔河把鐵欄桿扯了下來,憑藉聰明才智,逃走並找到了寶藏——竟然是一枚金幣!……在這次奇異的旅程中,爺爺不斷地變小,從以前正常的高度,到跟馬提一樣高,後來僅達到馬提的腰際,之後變成了一個像洋娃娃一樣高的老人……最後,爺爺讓馬提把自己吸到鼻孔中,從而進入馬提的身體中。小說在淡淡的溫馨中結局。
讓我們回到冷酷的現實中,「爺爺」死了,連讀者都為之傷痛,但是馬提依然蹦蹦跳跳、充滿活力,即使這件事來得那麼突然。是啊,即使我們最愛的人已經不在世,我們也要像馬提一樣堅強、勇敢地活下去。
「爺爺」果真死了嗎?從某種意義上說,「爺爺」並沒有死去。雖然他的軀體不存在了,但是他的靈魂、善良的靈魂還在!正如小說中所說的:「我們所愛的人並不會真正死去,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親情,人世間最偉大、最樸實的情感!衷心地祝福我們的爸爸媽媽以及身邊所有的親人每天快樂健康地生活,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