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不抱怨世界讀後感

不抱怨世界讀後感(一)

一本書,一種思想,一個行動,加入不抱怨的隊伍。改變愛抱怨的自己,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打開書的序幕,就象一股磁場把我吸引住,文中胡志強的太太在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復健,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挑戰的一位女性,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說,「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為她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裡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不抱怨」的含義了解的更透徹。由此看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可人為什麼會抱怨?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裡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懂得知足、感恩、惜福。

「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的確如此,以前在平常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遭受批評時首先躍入腦海的是由於別人的錯誤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從自身尋找根源。讀此書後讓人幡然醒悟的真言,為什麼有的人會不快樂,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其他人都對不住自己,這是因為,是在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怪罪到別人的頭上,是在一相情願地認為並希望別人來為我的人生承擔責任!!!正如他們所講不快樂過一天,快樂也是過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的過一天呢?

心理學家說:「改變想法就是改變世界。」當你開始有意識地避免抱怨的時候,你會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可以接受現實,並開始用一種積極的態度,感恩的心態,嘗試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思考如何繼續向著自己的目標奮進!「我們尋求的改變從來無需「外求」——它是發生於我們的內在。」

哲學家說過:「我們會成為自己想像、思考的東西。」而書中也寫道「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所以說改變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我們醒悟並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又驗證了「我們的行為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們,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你的態度,也就是你記憶體思維的外在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因為,當你開始讓自己變得不抱怨,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周圍的人也開始變得友好,你們之間重新開始建立信任!

書中講到一位先生為了自己即將過世的太太尋找快樂,在自家周圍樹了一塊「如果快樂你就按喇叭」的告示牌,每天幾百萬輛蘊含快樂的車輛從他家門口經過,這種快樂成了救治他太太的良藥,她躺在房裡,只要聽到喇叭聲,她就覺得很知足,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她也享受著全世界的快樂。

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看你有沒有一顆知足的心,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它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著用一顆知足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就沒有了埋怨、嫉妒、憤憤不平。知足的人並非沒有欲望,只是他們善於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已。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裡手裡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

書中寫道「你會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喜歡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將來也會變成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應該自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世界讀後感(二)

早在兩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閱讀,直到最近,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閱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淺。

事實上,我一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不屑的態度,因為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空談」,內容無非是眾多例子+說教,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為這本書也是如此,但是真正閱讀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曾經受到過專國中的教育,很少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管理。但《不抱怨的世界》的作者用若干個小故事利用抱怨這一種普遍存在的行為,從側面再次的提醒了我,只憑著專業知識理論及公司規章制度來領導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內部關係和內部的環境氛圍也是前提之一。下面我就對《不抱怨的世界》一書的讀後感向大家談談我的感想:

一、要想改變別人首先得改變自己

書中反覆提到的一個理念就是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才能認真客觀的分析出任何事件的真實本質。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在所難免的都會遇到任務緊、壓力大、幫助別人彌補漏洞的情況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迫於工作任務、壓力,很容易出現心煩氣躁的情況,從而引起各種摩擦。這時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向自己部門或者是關係好的同事說某某人、某某部的不是,以此來宣洩和抱怨別人給自己造成的痲煩和緩和心中的壓力。俗話說育人先育己,在部門管理過程中作為一個管理者其實就是下面員工的一個榜樣、一個風向標,我們抱怨別人一句下面的人就會埋怨十句,如果養成了習慣那麼就會有百句、千句,到那個時候我們如果提出工作上的要求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樣我們也會遭到員工的抱怨,因為他們已經養成習慣、抱怨已經成為部門裡的一個風氣一個趨勢,他們會認為抱怨會讓他們的工作來得更加輕鬆,這個趨勢的興起也就相當於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群策群力的消亡。到那時一個部門也不再會有生產效率和對部門的向心力,將成為一盤散沙。這樣的危機感提示了我不能小看自身的素質養成,其實在工作中我們也不少動員過大家極力的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來完成突擊性任務、安撫和調劑情緒低落的員工。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以一顆平和的心來處理問題,少了抱怨,我想效果會更加事半功倍。

二、深入基層、營造信任和快樂是我們工作中的一部分

書中看到了幾個關於意識形態的故事,「珍的葬禮」和「如果你快樂,就按喇叭」故事中的兩個主人翁都應病魔纏身,中風不久便可康復的珍因為太過於自我的擔心造就了他的去世,令醫生們頗感意外以及「快樂提示牌」故事中,讓病痛折磨然而快樂去世的女主人。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體會出在一定的空間一定的時間裡氣氛是多麼重要的。員工的積極性靠調動而工作中的快樂度更能穩定員工情緒,對於一個管理者在實踐的工作中我們都有一種體會,那就是當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熱情高漲時能夠創造出更高更加優質的效率。這種效率它與要求趕工或者單純的完成數量上來說更加有效、更加出色,能使我們產品一次合格的機率提高。部門裡的氛圍我們作為最主要的調劑人只有在多溝通多了解之後才能真正的扮演起這個調劑人的作用,按照預定的方向循序漸進的發展。試想一下,每個員工都是大社會裡的一員,來到我們小集體裡規章制度遵守是必須的,但他們都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經歷、不同思想,如果當員工出現一般問題的時候我們怎麼辦。肯定得第一時間上前做起教育、疏通思想。如果互相了解不深,給員工一種我們高高在上的感覺勢必做工作的難度會大大增加,而在這樣做完工作後員工受到的教育和認識到的錯誤往往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們在這些事情來臨之前做好我們的感情鋪墊工作,至始問題來臨之時我們才能真正的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來調劑部門裡來自於工作上、同事之間的問題和衝突。長期下去整個部門的員工有了凝聚力維繫住良好的內部關係和輕鬆的工作氛圍,從而引發出員工自覺尊規守紀和圍繞部門任務剛好各項工作的良好習慣,成為一個積極、快樂的工作者。

三、把心放開在制度框架內能讓自己快樂翱翔

作為公司的一名管理者必須要為部門員工考慮甚至於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圍而做出舍取,因為我們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是連線高層領導和基層員工的重要橋樑。和公司員工之間,由於任務職責的分工本來就是處於一種管理和被管理相互衝突和矛盾的狀態里。那麼我們對員工的關心愛護就不能等同於放鬆要求、一味的放任自流,一定要把這種愛護建立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公司的規則制度這平台上面。在公司這個大舞台上面難免會出現極個別的員工因個人感情色彩的緣故給我們出上道德觀念的難題,影響我們情緒甚至尊嚴。但我們一定要認清管理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差距和區別,要保持住一個成熟管理人員冷靜,儘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學會體諒員工的一時之錯,畢竟他們在平時工作中為了公司發展比我們付出了更多的體力,而我們在管理之中也不是為了爭奪這一時之威。況且有了良好的風氣以後,公道會自在人心。管理者合理的讓步往往會換得更多的尊敬,這種尊敬往往比高姿態、高要求使員工獲得的工作動力大得多。讓我們大家在規章制度框架內都成為快樂的工作者吧。

本書對於我的幫助是非常大。它讓我明白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馬雲說過,「不抱怨的態度是人生的第一態度」。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困境電影觀後感,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為,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像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

不抱怨世界讀後感(三)

放暑假前,和一個同事聊天,聊自己的工作、生活,發洩出自己的不滿,喋喋不休的抱怨,問及她時,她表達地反而是輕鬆的一面,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自己面對的問題,隨即她向我介紹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她希望我能用心地去看一看,想和我共同分享,也讓我去領會《不抱怨的世界》中的精神。

正好是暑假,才能靜下心來認真地翻閱這本書,它令我豁然開朗,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將我長久以來封閉著的意識緩緩敞開,我相信:「這本書,會改變你的命運!」

本書中,作者美國心靈導師威爾·鮑溫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為表現等一一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分析得非常到位,而且提出了走出不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四個階段,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即紫手環運動來幫助人們減少抱怨的行為,有興趣的各位都可以看看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失敗或者是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大家都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自己也想當然地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一种放松,是舒緩壓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對,我也是這樣的想法,面對很多的工作、生活中的不滿,我通過不斷抱怨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來獲得別人的同情和認可,在《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中,威爾·鮑溫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是的,正如書中闡述的抱怨不僅不能改變你的現狀還會變本加厲,如果想改變,不妨開始動起來,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抱怨(採用介紹的紫手環運動),開始慢慢地過度到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便於說出更多有意義的話而非無意義的抱怨,經過一段時間(21天或更久),你抱怨減少了,心態平和了,行為積極了,你得到了很多積極的正向的反饋(表揚、成功等),這些鼓勵強化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久之,你再遇到不順心也已經習慣於不抱怨達到所謂的完全不需要意識控制(無意識的無能階段),如此,你整個思維模式已經被重新塑造!

我也想改變,我應該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逐漸地減少抱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平時的生活中,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美好的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也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提到的:「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們付出無法想像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選擇了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的問題,享受工作和人生中的快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