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一)

魯迅先生曾說,「不值得讀兩遍的書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讀。」然而現在人們讀的書多是只夠讀一遍的書,書雖然多卻很能挑出一兩本有品味的,值得讀兩遍的書來,但《哲學與人生》卻是例外。

在拜讀《哲學與人生》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在這裡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學的定義:哲學的原意是「愛智」。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裡,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相信看過此書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看淡人生許多哲學課。在這裡,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後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仿佛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欲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里,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欲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裡輪迴。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裡,()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係。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對於作者的某些觀點或許我不盡贊同,但由於此書談論的是人生,對於人生,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一個人對於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為其中充滿了許多奧秘,而這些奧秘永遠不能被解釋清楚。」既然是奧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動,更何況傅先生說的許多東西又是那么正確呢?

書中有一段話我是我最喜歡的,也在此摘錄下來,做為對自己的勉勵,也作為文章的結尾吧!「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二)

暑假拜讀了台灣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傅先生的講義,被評為「最佳通識課程」,我讀了以後覺得實至名歸。書中從古至今,兼顧中西方的主要哲學家的主要觀點,側重於人生與文化,以哲學的思辨方法貫穿其間,引經據典,可讀性很強,語言通俗。整日奔波於家庭、學校之間的我們,在假期里,借這本書靜靜地審視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就是一場現場直播,自己描繪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經意的生活中包含著如此多的哲學。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學哲學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傅佩榮先生認為幸福、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現在就業壓力很大,相對於那些奔波於求職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愛自己的人,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內心感覺很幸福。

工作能激發活力,養老院將老人分為兩組,一組每人負責照顧一盆花,另一組的老人什麼事都不做,純粹是休息養老。在身體狀況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組老人比第二組老人,平均多活兩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顧一盆花,也會激發更強的生命力,活得更久。這個調查研究結果,讓我深深體味「工作」的重要。

由此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今年77歲,四年前,父親因為身體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擔心,年邁的母親也會因為照顧父親而病倒,但是,我發現,每次回家,母親像以前一樣,不斷地告訴父親家裡的變化,給他一日三餐,體檢顯示:母親的身體很健康。在父親過完百日後,我把母親接到了濟南,我不忍心讓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再為我做什麼,我在心裡說,讓母親好好休養。一日,小哥來電話稱,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萬別讓母親什麼事都不做,母親身體力行可以做的,都讓母親去做。如果她一旦發現自己什麼也不能做,會加快母親的衰老。果然,母親第一次獨自在院裡遛彎回來,開不了門,站在門外怎麼也打不開。雖然之前,我們已經演練過很多次,但還是過了很久才打開。母親自言自語,說,哎,老了,連門也打不開。我聽到了,母親內心的失望。相對於父親在世時,母親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猶能自理。開學後,七點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學,家裡幾乎全天只有母親一人,我得想辦法讓母親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讓她有點成就感。我就讓母親負責照顧家裡的小魚和花花草草,每天給他們餵食和澆水,自己操作按摩墊,不幾天,母親欣喜地告訴我,小魚長大了,因為堅持按摩,自己的身體很舒服,在花園裡遛彎時,看到了藤上掛著幾個南瓜,哪裡的石榴長得很好……

我想,母親在這幾年裡,保持很好的食慾,身體依然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個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輩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輕時有多少次爭吵,現在,他需要自己,這是支撐母親的強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個人在受苦受難的時候,難免會怨天尤人,如果一時想不開,甚至可能自暴自棄,走上自殺的絕路。關鍵在於人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人只要活著就會逐漸老去,在遇到苦難時,激發潛能面對考驗,結果增加了自己的專長,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讓我想起,上海信息技術學院的鄔憲偉校長,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不到30歲破格評為教授,最終成為上海名師、全國名師、校長。「凡是能夠成為專家或名師的都是在能力邊緣的極限上工作後鍛鍊出來的」,他是因為自己的學生將自己逼到能力極限的邊緣。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機會,主動而積極地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不一樣,任何一種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讓自己提升轉化的機會,提升轉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靈,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我們不必奢望無災無難的人生,卻要在面臨痛苦的挑戰時,主動而積極地以改變自我,來展現生命的不同面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