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讀後感(一)
我原來有個搭檔和我有些投緣,我們都不是世俗定義的商人,我自詡有點詩人的氣質,而他有些哲人的智慧,但我們卻都在商場中行走了近20年。他的專業是養殖統計學,而更喜歡西方哲學,與他相處的幾年裡他向我推薦了很多西方的哲學家和他們的著作,我也看了一些。於是從他那裡我有機緣接觸到了西方哲學中關於人與自己相處的真相。於是有了西方哲學和佛學一些粗淺的比較。西方哲學和佛學都有關於人和人生的根本性的概括,集中起來就是一個字「苦」
西方哲學認為人生中「苦」是本質,而幸福只不過是在認識到「苦」的本質後,所珍惜的短暫的「因滿足而愉悅」的時刻。「人們追求幸福和欲望,可得到的只是暫時的滿足,享受只是欲望暫時的停滯。欲望其實是一種痛苦的形式,。」所謂幸福的人生歷程,即是讓欲望和滿足彼此消長、交替出現的間隔,調整在不太短的時間內,使二者各自產生的痛苦。----叔本華「
佛學中所說人生真相其實也是一個字」苦「。佛家說苦有八種: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求不得苦,六,愛別離苦,七,怨憎會苦,八,五蘊熾盛苦,更有一苦,乃不聞佛法不知苦之苦,曰苦苦。
佛學是學問,哲學也是學問,於是從學問上說人只不過是知道了人生真相是苦罷了。
」佛學「不同」學佛「,學佛便可知苦,品苦,舍苦,而離苦
」哲學「不同」學哲「,學哲便可明苦,察苦,惜苦,而得樂。
苦才是人生讀後感(二)
年初在爾雅書店買了一堆書,其中有一本最讓我喜歡,雖然這本書和教育教學關係不大,但我卻對人生、對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正確定位很有幫助。今天我就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這本書是由著名的藏傳佛教大師索達吉堪布所著。作者在序言中寫到這樣一句話:」認識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
索達吉堪布是藏地偉大的佛學上師,被譽為」當代玄奘「。他在《苦才是人生》這本書中,向我們講述了很多藏傳佛教中解決痛苦的不同方法。其中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苦難,到底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勝了苦難,它就是你的財富,當苦難戰勝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有高峰就會有低谷,磕磕絆絆也是尋常之事。苦難,它是障礙,是難關;卻也是機遇,是挑戰,關鍵是你如何去看待它,所謂一念起則萬法生,當你把苦難當成修行,當成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考驗,則會有很多解決痛苦的不同方式,戰勝它,其實並不難!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些時候免不了會感到很痛苦。比如,有朋友之間的,如覺得能夠給自己正能量和善良互助的朋友實屬難遇;有工作方面的,如看到各自利己,誰也不想吃了虧而顯現的各種一時的也好不一時的也好。這些不快等等,大多是有關人生態度方面的。很多時候也想過用許多的方式想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找朋友吃飯,和朋友誑街,去看電影、去購物、去旅遊,但那些許的快樂只是曇花易謝,回歸安靜後,那份痛苦的感受依舊清晰深刻的印在自己的內心。
讀了這本書後,自己想通了許多,也放下了許多。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悲觀者會傷心於杯子一半是空的,而樂觀者會滿足於杯子一半是滿的。「這其實就是個心態問題,索達吉堪布一語道出了苦與樂的真諦。一個人的人生是苦是樂,並不是由外境決定的,關鍵在於我們的內心。在我們的人生中,抱怨工作環境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把所有工作中的煩惱與不快歸根於工作崗位的不好,卻較少捫心自問:我的心境怎麼啦?堪布上師告訴我們,與其一味地怨天尤人,總想改變外境來讓自己快樂,倒不如靜下來調伏自心。因為,這比什麼都管用!在微信的平台上,我也收藏了這麼幾句話:」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倒你的是自己的心態。「」人生不只有快樂,還有悲傷。兩個心房,一個住著快樂,一個住著悲傷。須知,福兮禍所依,得意不可張狂「。在你人生在世,要學會調心,要學會知足常樂,多點阿Q精神。
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清貧,作為教師行業的我們,工資待遇不高,還要和各種家長打交道,從事著腦力和體力工作的雙重壓力,()不幹這行不知其中的苦楚。這種種都是讓我們不停煩惱與抱怨的話題。面對這種工作上的」苦難「,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學會如何去面對這種種委屈。有位同事,無論碰到怎麼樣的事情都不會去發脾氣,我們就問她是怎麼做到的,她說了句另我至今難忘的一句話:」為什麼要用他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就是面對」苦難「,所給出的不同態度。今天我在微信上發了一句話:」生活累,一半來源於生存,一半來源於貪婪和欲望「,結果一個朋友跟帖,說是」生活累,全部都是無奈,為了父母,為了孩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她真的需要調節自己的心境……
面對苦難,有的人始終保持心境的平和,微笑面對,而有的人卻因為他人的過失,產生委屈、憤怒或者失望的各種負面情緒。而你這態度的一些不同往往決定了最後,你是打敗苦難還是被苦難所打敗。還記得書中那位國王夢中的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對於種種得失榮辱,用不著放在心上,因為,一切都會過去的。「苦與樂,一切皆由心造。寵辱不驚,笑看成敗,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苦才是人生》,我唯讀了一遍,我想這本書我一定會再讀的,因為其中蘊含著大智慧。
苦才是人生讀後感(三)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不管正經歷著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要快樂,並相信未來。——白岩松
喜歡白岩松的這段話,而讀了《苦才是人生》一書後,感覺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整本書都在講心的修煉,學習佛法,修煉心的菩提,讓自己能更智慧地面對人生。
苦樂皆由心造
」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悲觀者會傷心於杯子一半是空的,而樂觀者會滿足於杯子一半是滿的。「索達吉堪布上師一語道出了苦與樂的真諦。一個人的人生是苦是樂,並不是由外境決定的。所以,我們不論身處什麼環境、不論遇到什麼挫折,與其一味地抱怨外境,倒不如靜下來調伏自心。不執見、不痴迷,內心才能寧靜。明白自己的心就是世界,外在皆是由心造!
不求以心換心,但求將心比心
世間人常說:」不求以心換心,只求將心比心。「又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自己,也愛別人,才能體現出生命的最大價值。對他人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是一種善意的情感。惟有如此,我們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才能生活的很輕鬆,快樂、美好和幸福才會永遠相伴。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教育學生、要與家長溝通、要與同事交流、要與親朋好友相處,其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就是真誠,學會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愛,也是就常說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修心是一門技術
任何一個人的升沉、苦樂、正邪……都是由心決定的。
修心,是快樂人生的第一門功課。只要心光明,哪怕周遭長夜漫漫,人生也能充滿光明。只要心溫暖,哪怕天地寒風凜冽,人生也能始終溫暖。只要心淡定,哪怕生活顛沛流離,人生也能安如泰山。只要心端正,哪怕路上山重水複,人生也能堅守正道。只要心透徹,哪怕世界混混噩噩,人生也能保持透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唯淡泊可以明志,唯寧靜可以致遠!
最後一句偈語與書友共勉: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