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女神郭沫若讀後感

女神郭沫若讀後感(一)

讀郭沫若之詩集《女神》,想其在1949年之後的一舉一動,《女神》時的浪漫大膽、熱烈與自由在其身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墮落之快,如乘神七。

《女神》收入作者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筆立山頭展望》、《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式詩歌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可惜後來的女神不再重生,鳳凰不再涅盤。

晚期郭沫若的詩篇已成為政治的圖解,不但毫無詩意,而且多吹捧與諛辭,這種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令人震驚亦令人深思。「特立獨行」、「淡泊明志」等知識分子的傳統風流在1949年之後已成文化之恐龍。一切讓人懷念的人格風骨都隨著改朝換代的新社會逝去了。不過細讀文本,發現1949年之後的郭沫若在早期的《女神》詩篇里仍有其發展脈絡,倒不是憑空變形。不過,一切被放大到極致,看他晚年詩歌,真真是不忍入目。

女神郭沫若讀後感(二)

我很喜歡《女神》的作著在詩中反覆出現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創作個性。也許,《女神》的成功就在於詩人的大膽的創作個性及當時社會的需要吧。

《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開闢鴻荒的大我」即五四時期人們心中覺醒的、新生的中華明族形象如《鳳凰涅盤》中的鳳凰。臨死之前,它們迴旋低昂地起舞,共同歌唱,鳳鳥「即即」而鳴,凰鳥「足足』相應。凡鳥的淺薄和猥瑣,意在鞭撻現實中的醜惡和庸俗的同時,進一步襯托鳳凰自焚的沉痛和壯美。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五四」青年,就應該具有「五四」式的徹底,不妥協、戰鬥和頑強的民族精神,「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那種對自由與個性解放的熱烈追求,對人的價值、尊嚴和創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心靈世界。

《女神》誕生之時整箇中國是一個黑暗的大勞籠,這激發了詩人叛逆的、反抗的精神。《鳳凰涅盤》中的鳳凰雙雙自焚乃是與舊世界徹底決絕的反抗行動,是叛逆精神的強烈爆發與燃燒。作為一代的有志青年,我們應當具有這中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的叛逆的大無謂精神。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再從死灰中更生」的古老傳說,也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反帝反封建的時代精神。主體形象鳳凰,不僅是年青人的化身,也是民族覺醒的詩的宣言,更是我們青年學生閱讀的精神食糧。

《女神·爐中煤》表達的是詩人願意為祖國赴湯蹈火、不具犧牲的濃烈情感。「爐中煤」比喻詩人像熊熊燃燒的爐心一樣的愛國赤心,詩的副標題「眷戀祖國的情緒」正與這熱烈燃燒的煤火一樣激情燃燒。用「活埋在地底多年」的煤比喻曾長期深深地埋藏在詩人心裡的愛國感情,這愛國情感到了「五四」時期才從心裡奔放出來,像煤一樣重見天光。在繁榮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作為新一代祖國的接班人,我們難道連這激情品膨湃,熱烈的區區愛國之心也沒有了嗎?那我們還算什麼祖國的棟樑、國家未來的主人呢?

《女神-晨安》寫詩人在「千載一時的晨光」里,向著「年青的祖國」,「新生的同胞」,向著革命的先驅,藝苑的巨擘,向著壯麗的山河,向著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口氣呼出了二十七個「晨安」。這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雄壯!充分表達大膽否定黑暗現實的一切,揚棄因襲的自我,熱烈嚮往新鮮、淨朗、華美、芬芳的新世界。體現了追求解放民族的精神和戰鬥的樂觀主義氣概,充分表達了作者積極破壞舊事物創造現世的光明的進步的社會的理想,對新世界的光明發出的吶喊,對新青年發出的吶喊,更是對後人發出的吶喊,激勵我們鼓勵我們!喚醒我們華夏億萬兒女遠大追求及對人生的遠大抱負!

年輕,就是我們的資本,作為新一代的年青人,我們可以被摧毀,但我們不能被征服,如果你閒暇無所事事,就捧起《女神》讀一讀吧,它將喚起你靈魂深處的良知和責任,它會帶給你心靈的震顫,會讓你心中充滿激勵。

女神郭沫若讀後感(三)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這是著名詩人郭沫若的詩集《女神》中的代表作《鳳凰涅盤》的開篇語,亦是整首詩內容的概括。為作者譜寫一曲時代的頌歌添就了激昂的音符。

香木自古以來就是高潔、正直之士的象徵。無論是屈原的「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還是郭沫若的「唱著哀哀的歌聲飛去,銜著枝枝的香木飛來,飛來在丹穴山上。」香木,總是代表雅潔。在「五四」時期的中國,各種民主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詩人的心目中,舊中國就是這樣「一切都要去了」的鳳凰。——同樣都是含棄舊我,追求新生。鳳凰是集香木來燒儘自己那陳舊的軀體;而我們的中國,有無數愛國的進步人士前赴後繼,有無數高尚的革命同胞攜手相助,我們那個曾經落後、保守的中華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涅盤的鳳凰,不僅象徵著中國的再生,也象徵著像郭沫若先生這樣的革命界、思想界人士的再生。自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的實行,中國的知識分子們就開始被政治的枷鎖鎖住了思想與創新的翅膀。「五四」運動的風潮,讓更多的學生與愛國青年接觸到了獨立自主、開放進步的思想和精神,在思想上有較大的轉變。或許在以前,他們是「我們這飄渺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兒安宿?」但就像毅然投入火海的鳳凰一般,他們選擇了接受進步的民主思想,迎來了他們的新生!正如重生後的鳳凰,我們生動,()我們自由,我們雄渾,我們悠久,我們翱翔,我們歡唱!為了新生的祖國而盡情地歡唱!

面對禽中靈長的鳳凰的涅盤,「群鳥」表現出的,是共同的幸災樂禍與自鳴得意的卑劣心理。面對在新思潮的衝擊下即將獲得新生的中國,那些反動者不就是群鳥的翻版嗎?岩鷹象徵作惡的軍閥,孔雀象徵卑劣的政客,鴟梟象徵貪婪的市儈,家鴿象徵屈膝的奴才,鸚鵡象徵聒噪的文痞,白鶴象徵旁觀的過客。他們是郭沫若先生的對比,更加能彰顯出進步人士的高尚與無私。鳳凰的涅盤之火,就如同那給一切帶來新生的時代精神。在黑暗腐敗的舊中國,《鳳凰涅盤》無限光明的前景,給人以前進的希望,是一曲新生的頌歌。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黑暗的過去與無知的小人阻擋不了新生的未來,鳳凰涅盤之火必將燃盡一切罪惡,帶給我們嶄新的天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