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象花一樣。如果你愛上了一朵生長在一顆星星上的花,那麼夜間,你看著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開著花。」
第一次讀《小王子》,是在高中的時候,一下子就被他那清新的文筆和單純的世界所吸引。六年後的現在,再讀《小王子》,不禁一次次地流淚,為小王子那懾人心魂的憂傷而心悸,為他純潔而執著的愛所感動,也為自己那逐漸泯滅的童心而哀悼。正象作者聖-埃克絮佩利在序言裡面說的,他把這個童話「獻給雷昂?維爾特,當他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
這是一個屬於成人的童話,屬於曾經有過童心的成年人的童話,孩子們是無法體會小王子徹骨的憂傷和愛的沉重的。他們也不應該過早地體會這些,他們應該在陽光明媚的世界裡享受著快樂的時光。這與其說是一個童話,不如說是一個悲劇。童話里的主人公總是像白雪公主或灰姑娘一樣,幸福美滿地生活。而憂傷的小王子卻在發見愛的真諦後死在沙漠裡。
小說的情節很簡單,主要是從「我」的角度講述小王子的遊歷過程。因為一朵美麗而嬌氣的玫瑰,小王子離開了一直平靜地生活著的B-612小遊星,他先後遊歷了六個星球,在這些星球上,他遇到一些他覺得很不可理逾的大人,狂妄自大的國王,財迷心竅的商人、迂腐的點燈人……於是他不斷的感慨,「大人的世界確實奇怪。」在這裡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這些大人們的空虛、盲目和愚妄,也道出了成人的孤獨寂寞、無可適從的處境。
最後他來到了地球。在這裡他遇到了一隻狐狸,這隻狐狸給他解決了那朵嬌氣的小玫瑰給他帶來的對愛的疑惑,使他明白,愛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慈悲,有了愛(廣義的愛)生活里的一切才有了意義。狐狸告訴他:「對於你使之馴順的東西,你永遠有責任。你要對你的玫瑰盡責。」「如果你使我馴順了,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歡快起來。我將會聽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腳步聲。……你有著一頭金髮,於是,一旦你使我馴順了,這將變得妙不可言!金色的小麥將使我回想起你來。於是我就會愛上穿行麥浪的風聲……」愛使人懂得了憂傷和痛苦,同時使人擺脫了孤獨寂寞,使生活變得有充滿情趣和意義。正象小王子對「我」說的:「這就象花一樣。如果你愛上了一朵生長在一顆星星上的花,那麼夜間,你看著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開著花。」於是作者明白,這世界上,一隻小綿羊吃掉一朵花兒,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對於小王子來說,「那就如同所有的星星頃刻間都熄滅。」
最後,小王子在離開他的星球一周年之際,讓毒蛇咬死了他,這樣他可以「擺脫軀體的重量」,回到他的B-612小遊星,回到他的驕傲而脆弱的玫瑰身邊。小王子走了,就象買火柴的小姑娘飛向與奶奶在一起的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世界一樣,他奔向他永恆的愛。留給這世界的只是金色的麥田和一園子無關緊要的玫瑰花。還有我們在徒勞地哭泣。而我們就象渴望被馴順的狐狸一樣,對著麥田思念著小王子金色的頭髮。因為小王子,我相信沙漠裡確實藏著水井,因為小王子他聽到轆轤在風中的聲音,並飲了那令荒漠變得美麗的甘泉。
1000字的讀後感(二)
在張愛玲的第四本小說集中有一篇小說的名字叫《紅玫瑰與白玫瑰》。書中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是指男人生命中的女性。
書中說「也許每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我讀後笑了,對這個比喻持否定態度,起碼一部分男性不是這樣的,不然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好男人了。
故事講述了出身寒微的振保靠母親一人供他出國留學。在國外認識了美國女生玫瑰,後因為回國他們分手。回國後和弟弟租住在同學王士洪家中,期間與王的太太王嬌蕊有染。王太太為他與丈夫提出離婚。然而他並沒有想同她結婚。振保接受母親的相親安排娶孟煙鸝為妻。婚後振保對孟煙鸝有許多不滿。振保開始是盡丈夫的責任來喜歡她,後來是每三個禮拜外出宿娼一次,時而回憶曾經的玫瑰和王嬌蕊。當振保懷疑被他冷落的妻子與裁縫有染時,他開始公開宿娼,甚至故意把女子領到家門口來刺激他的妻子。他和她都不快樂。
故事中的振保有人性中好的一面。他愛母親,愛弟弟、妹妹。為弟弟娶親,給弟弟還債;為妹妹找工作,為妹妹找未來的依託。他是母親的好兒子,弟弟妹妹的好兄長。
對母親對弟弟妹妹的這些愛都是真實的。不過我認為振保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的愛是欠缺的。在作品中似乎看不到有他真正愛過的女子。
振保是回國前與女友玫瑰分手的,他不想把她帶回來成為他的妻。他喜歡玫瑰的開朗與活潑接受不了美國女孩的開放性格,雖然他知道她是一個好女孩。他對她不是真正的愛。
振保與王的太太王嬌蕊有染,振保給自己的合理理由是王太太在這之前就是一個趁著丈夫不在家就與人亂來的女子。當他知道王太太為他而與丈夫離婚了時,愕然。他並不想娶她啊。他沒有真的愛她,遺憾她不知道這點。
明智的女子要記住一點,保持性的唯一不止是尊重他人,更多的是尊重自己。當自己不敬自己時,人在別人的眼中就會變得輕賤起來,特別是在那個自己認為很重要人的眼裡。
他也不愛妻子,沒真正愛過的人生是可悲的。
小說讀完,我又展開想像,振保不想娶一個開放的美國女孩不去評論。我想假如振保回國後娶了一位他心目中的理想妻子。多年後他們相處的會不會平淡呢,會不會平淡了便挑出妻子的諸多毛病呢?還會不會用宿娼的方式來逃避矛盾呢?
其實他的妻子與人有染是他一手造成的,是他自己給自己加的屈辱。妻子是他自己相親又相處,交往後他同意成親的。結了婚就發現娶錯了嗎,不可理解。
人啊,有了自己的唯一的那個他「她」就用心呵護吧,別把自己的他「她」推給他人來關照啊。
但願小說里的悲劇在現實中少一些,讓快樂幸福的人多一些。我知道現實中的好男人好女人還是很多的。記起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一個網路里一個好男人的事情,有一段時間我在QQ里扮成19歲的女孩去下棋,(那個QQ只下棋不加友,也就不算欺騙別人。)下棋時QQ里突然闖進來一個男人,對我說:「別玩了,孩子!快好好學習吧!好好學習,長大找一個好工作多好啊。」說完那人就消失了。我聽了下線了,只想聽他一次,只為我知道這是一個好人。
昨天又買了張的第五本小說集,長篇小說《小團圓》是張的遺作。假期應該能讀完的。張的文章文字美人物刻畫得深刻,讓人有一氣想讀完的感覺。
1000字的讀後感(三)
我讀了《童年》這一本書之後,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才深知,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被父母寵著,慣著,千依百順,唯我獨尊,沒有受一點委屈和痛苦,還整天怨天尤人,做一點事情就叫苦叫累。無論父母如何用心良苦,我們都不知道,不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童年》是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四歲的主人公阿廖沙因為父親去世,和母親回到外祖父家,後來隨母親改嫁,和繼父一起生活。在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掌管著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兩個舅舅為了分家不顧一切,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洩。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外祖母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每次在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時候,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阿廖沙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好事情"等等。後來,阿廖沙不堪外祖父對母親的打罵,離家出走了。不久,母親就去世了,但是,阿廖沙沒有屈服,他在這些困難中懂得,活下去就是希望,只有鬥爭才能生存。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架,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讓我們向高爾基看齊,一起做一個堅強的人;刻苦學習的人;學會生存的人;不管身處怎樣的環境,面對怎樣的挫折,都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要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一起努力吧!
上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裡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裡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