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讀後感(一)
年7月7日,日軍藉口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中國守軍拒絕後即炮擊宛平縣城和盧溝橋,開始全面侵華。
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11月,上海失守後,日軍進攻南京。
年12月,南京淪陷,日軍對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和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進行了長達六周的殺戮,30萬人被殺害,還有大量的中國婦女慘遭蹂躪。
以上是對日軍自七七事變,到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期間,歷史的梗概。《金陵十三釵》的最可貴之處在於,它講述的是,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遭受難以啟齒的恥辱的大背景下,發生在一些平凡人物身上的故事。與此同時,正是發生在這些平凡人物身上的故事,才拼湊成了,如洪荒一般的,一個民族一段有血有肉的歷史。
故事發生在南京一個小巷深處的教堂里。
自日軍進攻南京起,威爾遜教堂似乎成了混亂不堪的南京里的最後一片「綠洲」。英格曼神甫為保障女學生的安危,把女學生「藏」在看似隱蔽的《聖經》工廠的閣樓上。
女學生們每日聞著槍聲入睡,又隨著槍聲驚醒。
某日晨起,從秦淮河花船上走下來的窯姐闖入威爾遜教堂,企圖藏身避難,保全性命,面對這群與教堂——這個神聖的地方格格不入的女人們,神甫及神職人員百般阻撓,場面混亂不堪,這些不知羞恥的煙花女子,都讓看戲的女學生們臊紅了臉。果不其然,煙花女子憑藉著自己的花枝招展和誰也學不來的無賴勁兒,成功擠進威爾遜教堂——一個目前比安全區還有安全的隱蔽地界。
我想,讓神甫放下抵抗姿態,讓難登大雅之堂的煙花女子進入教堂,有這樣兩點原因——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理解:
首先,最直接、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涕淚縱橫且無賴的女人們讓英格曼神甫無法招架,除了讓女人們進來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其次,女人們的領隊趙玉墨功不可沒,書中寫道:「女人跪著的背影生了根,肩膀和腰卻一直沒有停止表達。她說:『我們的命是不貴重,不值當您搭救:不過我們只是求好死。再賤的命,譬如豬狗,也配死的利落、死得不受罪。』」。我想,最令英格曼神父動容的,應該就是這樣一個堅毅不屈的背影,和征服神甫惻隱之心的一番話。這番話很有「嚼頭」,值得讓人反覆閱讀,反覆咀嚼,反覆思考,反覆消化。這樣的話像是出自一個煙花女子的口中,因為它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不難聽出,在她的思想里,「死」是有講究的,而這講究,是長時間的封建殘餘澆築在她的思想里的。這樣的話又不太像是出自一個煙花女子的口中,因為,這話語中夾雜著不屈的味道——雖是賤命一條,但也不屈於死在侵華日軍的蹂躪下。面對百般求情,神甫自然會心生憐憫,讓這十來個女人窩藏在廚房的地下倉庫。
這番話便是出自趙玉墨口中,趙玉墨是一個不像煙花女子的煙花女子,她既有著煙花女子該有的婀娜的身姿和出挑的長相,她也有著煙花女子沒有的識大局、有修養的氣質和氣節。
簡單來說,她有著「商女不知亡國恨」中商女的美貌,但同時也知「亡國恨」,所以更不會「隔江猶唱後庭花」。可想而知,這樣沒有風塵氣的風塵女子,必定是這十幾個翻牆而入的窯姐中最出挑的;也是多年以後,女學生書娟的回憶中,
最無法忘懷的身影。
同時,這也必定是作者情願花大量的筆墨去刻畫的人物。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的神甫堅信「日本民族以守秩序著稱,它們的軍隊很快會結束戰鬥的混亂狀態。」所以,神甫認為這些女人在教堂里呆不久。
但是很快,日軍無視國際戰俘法——槍決中國放下武器的士兵、挑釁文明和人道的行為,使英格曼神甫認識到:占領軍不會在三天內收住殺心,放下屠刀,把已經任他們宰割的南京接收過去。殺生已進入慣性,讓它停下是遙遙無期的。英格曼神甫自己期待的「大亂歸治」的跡象似乎永遠不可能出現。
兩個在槍決現場僥倖逃入教堂的兩名中國士兵,使女學生和地下倉庫的女人們更加了解且憤慨侵華日軍的卑鄙和慘無人道。小說中,運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日軍槍決中國戰俘的整個過程,這個完整的過程是作者的姨媽——書娟多年以後聽法比副神甫講述的。
戰爭,尤其是帶有侵略性的戰爭,很容易將人性泯滅,失去人性的人便不是人了,變成了一種嗜血的怪物,它們在肆意地殘害另一個民族的生命、踐踏另一個民族的尊嚴、掠奪另一個民族的財產、蹂躪另一個民族的女性之後心裡竟不會滋生出一絲的內疚和慚愧。
在教堂里的每一個人,無一不是懷著「日本人不會侵犯美國教堂」的僥倖心理,以此來求得心理安慰。但已失去人性的侵華日軍怎能讓他們如願?
在後來的幾天裡,日軍三次闖入教堂。
第一次,它們掠走了英格曼神甫的福特老轎車,和大量的糧食。
第二次,它們掠走了教堂伙夫陳喬治,和僥倖存活的中國軍人的生命。一直處於中立地位的美國教堂,也因此失去了其寶貴的中立地位。這直接造成了日軍盯上威爾遜教堂,發現女學生,並第三次「造訪」威爾遜教堂。
第三次,日軍「造訪」教堂,企圖「請走」正處妙齡的女學生。十三個風塵女子扮成女學生的樣子,隨日軍去參加了所謂的「聖誕晚會」。女學生們成功逃生,而曾讓女學生們嗤之以鼻的窯姐們不知去向。
抗戰勝利後,一個名叫書娟的女學生一直沒有放棄調查十三個女人的下落……
整篇小說的梗概大致如上。
這十三個女人就是金陵十三釵,她們是像秦淮八艷、賽金花一樣,在文章中做正面人物的煙花女子,但作者並沒有對她們進行過分的謳歌和誇張的讚美,而是用及其真實的筆觸去描寫這些性格迥異的女人,把她們的浪蕩不羈,妖艷魅惑,風情萬種刻畫得出神入化,也把她們的不拘小節,有情有義,惹人同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全本小說,僅僅記錄了南京淪陷後,一周內發生的故事。但通過作者對人物淋漓盡致的刻畫,能使讀者對「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上的名詞,產生更深入的認識。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講述了姨媽書娟和她的13個女同學在十二月的南京經歷的點滴。在讀書的過程中,這些點滴就如流水一般,順著你的毛孔,浸入肌理,直達靈魂最深處,引起共鳴。
「值得一讀」不足以凸顯它的價值,它更值得每一個人,尤其中華民族的每一個人,去進行深入的剖析。讓書中的每一個文字給予「民族骨氣」的又一次重生,給予人們對「戰爭」的又一次反思,給予人們對「歷史」的又一次深刻理解。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二)
《金陵十三釵》,其實去電影院的時候,主要是衝着6億人民幣的打造成本去的,看完以後,我覺得老謀子在《英雄》、《十面埋伏》之後終於出了一部振奮人心的歷史巨著,讓我們真正感受到那個抗戰初期,國都南京淪陷的場景,如果用一個次形容整個觀後感受的話,我覺得「沉重」這個詞再適合不過了!
該片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是中國軍人戰死沙場的英雄氣概,其二是十四位妓女的生死抉擇!戰爭場面的逼真讓觀眾有了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每一個小鬼子被擊斃的場景都讓我們熱血澎湃!十四位妓女的身處險境以及最終選擇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受到的是人,只要是中國人,無論他是正人君子還是潑婦妓女,在國家危難之際,都會從內心裡迸發出愛國之情,「商女不知亡國恨」、「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可以說是對妓女最大的諷刺,而這裡,十四個妓女中,有一個為了給即將死去的中國軍人彈首琵琶而遭到好幾個穿著日本軍服的日本兵的輪番糟蹋,最終在深深咬下發洩每一個中國人憤恨的一口後被日本兵捅死,另一個在中槍以後遭到了同樣的遭遇而離開人世!另外十二個人為了解救教堂學生依然選擇奔赴死亡,「咱也乾一會有情有義的事情」是這些妓女()最後的心靈呼聲!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令人沉重的愛國主義教育片,其中揭示抗戰時中國所遭受的災難、以及警示國人勿忘國恥是愛國主義成分,但是其中最需要表達的應該是那最後赴死的十三位妓女(其中有一個男人)在同胞面臨死亡威脅,大義凌然,甘願赴死的民族情結。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無論處於什麼境地,我想我們都要給予尊重,因為他們也是有愛的!
這部片子對於學術界也是有借鑑意義的,現在學術界,存在最多的就是無端指責,那些妓女都有愛,我們多一點愛不是更好?難道無端的指責會讓我們取得進步嗎?難道我們需要的不是愛而是一些無端的指責嗎?對別人多一點愛就是對自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