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這本書,是我去年在時買的。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我的每一段旅行都要有一本書的陪伴,而旅遊類書籍居多,其次是言情類書籍。我喜歡將書中我喜歡的段句標記下來,便於回味重點,我還喜歡將我的書借給別人,讓閱讀的美好感覺傳遞下去。
知道小鵬這個名字是在大學時候,當時在圖書館被他那本橘黃色封面的《我把歐洲塞進背包》吸引,隨意翻翻裡面有豐富的彩照和文字介紹,是一本不錯歐洲遊記。但是借回家一個月都沒有時間看,到了還書期限就把它還了。之後想在網上購買一本,發現已經沒貨了,也沒有再版的……
打開《背包十年》,16張彩照里其中有兩張看來很普通的照片,但下面的文字卻深深打動了我,正好印證了作者在後面所寫的「視角獨特才是成為頂尖旅行者的那張底牌」。一張是吳哥窟里佛祖的微笑,圖片照的只是那寬厚的嘴唇,下面寫著「我明白信仰是一種嘴角上揚的人生態度……」,對於作者來說,旅行就是他的信仰。另一張是一對情侶抬頭仰望著被晚霞染成淡紫色的天空和大海,下面寫著「羨慕他們可以一起笑看風輕雲淡」,旅行時要能做到真正的拋開所有,享受自由,的確令人嚮往。
這種境界作者磨練了十年才學會放開,旅行時對父母的思念如影隨形,選擇旅行而讓家人牽掛擔心的那種內疚感讓他時常警惕自己不要忘了回家的路。世界上最幸運的莫過於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只要讓父母知道你是愛他們的,孩子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光榮和自豪。作者的父母為了讓他實現理想給予他充分的自由,而作者不負家人的眾望勇敢大步往前走,這不就是互愛的表現嗎?
看完《背包十年》,合起書本,努力回憶()書中的片段。在義大利比薩露宿街頭,與斜塔共度一夜;在印度機場被脫光檢查,遇到你好先生、司機先生和奶茶先生;在西藏遇到嚴重的高原反應,差點一睡不醒;在加拿大的鬼屋旅館過夜;在布拉格的一座橋上走了九遍,發現景色都不一樣;在聖托尼里一個人看日落;到加爾各答和四川做義工;在撒哈拉沙漠看美麗星空……每想到一個,畫面就在腦海里播放著。
書中的內容是寫了作者十年里到過的地方,每個地方遇到故事,包括自己經歷的,他或她遇到的,或者是那個地方里著名的他或她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是作者的題材。每個標題都充滿誘惑,每段故事的開頭都給你往下看的動力。每個故事篇幅不長,就一兩頁,但都具有代表性,結尾都帶點作者的感悟。當我一次過把全書看完之後,才明白作者和編輯把書設計成沒有圖片的選擇是明智的,因為多姿多彩的圖片會掩蓋作者文字的魅力。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很多觀點我都很認同的。打敗的對手 承受難以承受的傷痛 不管多麼絕望 不管多麼遙遠 毫不猶豫 為夢想而戰 To dream 為了年華老去時不鄙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