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還有不到20天就要過年了。
前兩天,一位人在鄭州的同學跟我說,打算過完年回北京了。
收到這條訊息,我還是有些驚訝的。他離開北京三四年了,而且也已經結婚,在鄭州過著有房有車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年過30的「中年」男人,他已經不再是招聘官青睞的第一人選。
大城市對待年輕人幾乎算得上「諂媚」了。前段時間一位朋友準備跳槽,初步溝通之後,面試官對他說:「還有一位候選者跟你PK,你的優勢在於擁有行業經驗,而他的優勢是——年輕。」
翻看招聘網站也會發現,不知道有多少公司直白地提出只招90後甚至95後,也有的公司暗搓搓地在任職要求上加上一條「年齡28歲以下」。
拋棄舒適、穩定的生活,回到充滿著「年齡歧視」的職場。我問他到底圖什麼?
他的回答倒也沒讓我感到意外:
現在的生活穩定是真穩定,舒適也是真舒適,用歲月靜好來形容也不過分。但就是感覺缺點什麼。
因為即便是在作為省會的鄭州,權力、關係、人脈、資源也都要比人值錢,遑論小地方。
有時候忍不了了,想要跟老闆拍桌子不幹了,看看招聘網站就能很快冷靜下來,因為全城可替代的崗位鳳毛麟角,幾乎沒得選擇。
他最後語重心長地總結了一句,再待下去人就廢了。
做出類似選擇的遠不是只有我的這位同學。
騰訊QQ大數據一項針對全國5334萬北上廣深外來人口用戶的網路調查顯示,12%的人在2015年春節假期結束後沒有再回來,廣東、江蘇、河北、山東、湖南、浙江的一些城市成為他們新的落腳點。但是,在諸多逃離者中,又有近三成人打算重返一線城市。
沒錯,一線城市的生活並不容易。
上班經常「996」不說,即便是月薪過萬也只夠捉襟見肘地生活;房租越漲越高,住處越搬越遠,通勤時間長也就罷了,更難忍受的是無時不刻的擁擠。《中國青年報》就曾報導說:
號稱「宇宙中心」的西二旗捷運站就是「每天都在發生奇蹟的地方」。一位老太太曾經這樣形容乘客在西二旗下車的場面:「高峰時車門一打開,捷運就像『嘩』地吐了一樣。」即便如此,哪怕只是晚了一秒鐘,下車的乘客也會被拚命往裡擠的人潮硬生生帶回車廂。
至於買房,那更是掏空「六個錢包」之後,至少還有一兩百萬存款的人,才有資格談論的話題。
逃回一線城市的人不是不知道或者沒見過這種苦。生活如此艱難,之所以還這樣義無反顧,是因為知道,人的幸福感,不完全是因為生活得舒適,更因為生活得有希望。
有豆瓣網友就說:「我老家的朋友們兩三千的工資吃喝玩樂打痲將混日子,我大城市的朋友們年薪三十萬還在努力充實自己創造更好的未來。」在某種程度上,這反映了他們對未來想像的差別,而這種差別與大城市所能提供的資源的豐富性、選擇的多元性、成長的可能性等等都有關係。
而且相對來說,一線城市更講規則、環境更公平。從去年八月至今,全國多地都爆出疫苗過期事件,但並不包括四個一線城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一線城市是這些行業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單以北京為例,截止2010年,世界500家最大的公司有256家已在北京進行投資。截止2013年1月,84家《財富》500強公司把區域總部設在了北京。如此集中的高質資源,帶來的可能性可想而知。
除了硬性資源,最最重要的就是,一線城市會打開一個人的眼界。而人的眼界與認知也決定著未來的發展。
很多年輕人春節拒絕回家,不就是因為跟親戚、朋友們坐在一起,只能聊聊賺錢、結婚、買房、孩子……
在大城市裡,人與人之間顯然沒有那麼「熱絡」,但是無論你有多麼小眾的興趣,也能輕而易舉地找到同好。
在一線城市,在不斷的潛移默化中,人的眼界與認知會產生一些變化。這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需要在這個環境中不斷的學習與努力。
2
逃回北上廣的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帶孩子的父母。儘管北京的學區房動輒「10w+」一平米,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
天涯論壇上曾有一個經典的討論帖「大城市孩子與小城市孩子最大的差別是什麼?眼界」。
大城市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從國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國博物館名錄來看:北京有151家;上海有108家;廣東省內有255家博物館,在有等級的47家中,廣州就有14家。
對於大城市的孩子們來說,這些觸手可及的文化資源,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大開眼界,所見所聞會慢慢積累,最終也就擁有了看到更大格局的可能性。
有豆瓣網友在參觀完國家博物館之後發帖說:
在美國專利模型展上,一個小男孩(6—8歲的樣子)很生氣的說「美國很壞」,他爸爸只是教育道:美國發展得很早。
對於孩子來說,除了這些文化資源,父母的眼界和引導也尤為重要。
有人說過:「每個家族裡,總有一代人,要開疆拓土。」帶孩子「逃回北上廣」的父母,其實就是開疆拓土的一代人。
而父母的教育意識和理念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就如那位豆瓣網友所見,在日常交流中,父母早就已經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見識、觀念傳遞給了下一代。
在現實資源和家庭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大城市的孩子們其實更像是「已經吃過見過的主兒」,他們對事物的認知也相對會超越一般的同齡人。所以,在同齡人還在空喊口號的年紀,他們可能就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知道如何去做。
其實除了資源的優越,你在大城市裡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見識。
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北京計程車司機就是「無所不知」的代名詞,全北京城就沒他們不熟的。打上一回車,真真假假的各種傳說,總能收穫不少。北京計程車司機知道那麼多,也正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城市,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連線起各個渠道的信息。
如今,計程車式微,網約車興起。但其實,每一次出行仍然有可能換來一個故事,比坐後排玩兒手機有意思多了——拒絕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學的河北單親媽媽;曾在商場幾經起落的本地大叔;眼睜睜的看著北京城一圈圈擴大的同齡人;非典時在小湯山直面過SARS病毒的醫生。他們的故事雖然個體,但卻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3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隧道視野效應」,說的是:當一個人身處隧道之中,他的視野就會被限制在隧道之內,眼睛裡所能看到的空間只和隧道一樣大,所以身處隧道之人常常誤以為隧道外面的天地無非也就這麼大。
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人的眼界常常被自己所處的環境局限住,也因此會變得目光狹隘,沒有辦法看到更遠更寬廣的世界。
所以,當每個人想著如何變成更強的自己,其實也正是需要超出常人的眼光和開闊的眼界。還是那句話,只有知道什麼是好的,才有可能變得更好。
還記得前不久吵翻了天的「螢幕直播教學」嗎?這塊螢幕對學習成績有多大的提升,其實很難量化。但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它讓相對落後地區的孩子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開拓了眼界,知道什麼才是「好的」,這會促使他們擁有改變命運的願望和動力。
即便是美國大作家海明威,在上世紀20年代,寧願忍受著清貧的生活,也要去巴黎,因為「世界上最有趣的那些人」都住在巴黎。
海明威曾說:「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到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人生就是一場不知終點的賽跑,起跑線你無法決定,但怎麼跑、往哪兒跑,卻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而這,又離不開一個人的眼界、見識、格局。
畢竟,眼界即人生。
來源:大家(ID:i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