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與這位母親一起分享成長的點滴記錄,用心地感受生命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接觸,感受他們成長中的喜悅與淚水。龍應台是位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麵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它不是對傳統母愛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出的文章。
文中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峰迴路轉的曲折,但有無數的忍俊不禁,引發了自己對教育的思考。
從龍應台與兩個孩子的交流相處,我覺得她是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在孩子的問題上她有自己的教育智慧。《孩子你慢慢來》,是的,慢一點,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麼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
所有的關於教育孩子的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都會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進行對比,認為樣樣都不應該落後,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這就是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對生活的期待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秀。有的時候卻忘記了,誰是孩子命運的主導,誰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看過《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的人,其實都能深刻地感悟到,也應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就需要堅持,再堅持。
在《初識》,8個月大的安安雖然還不能人語,但已會咿呀做聲了,而且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鮮感。於是,每天早上,在去幼稚園的路上。" 兩個人都很忙碌,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 媽媽每天晚上都給安安念故事,但她會有選擇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書一律不要。因為" 在他往後成長的歲月里,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醜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貴!" 我認為這句話特別有道理,這也就是龍應台獨特的教育藝術:慢與愛。
想起文中龍應台在買花時,遇到幫她包花的5歲男孩,她這樣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涼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的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的5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龍應台看著那個五歲的孩子,用草繩打個蝴蝶結,她願用一生的時間去等,等他五歲的手指把這個蝴蝶結紮好。捫心自問,作為一名教師我在面對班裡的孩子時,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待的耐心與勇氣嗎?面對學生不斷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自己是否有耐心讓孩子慢慢來呢?耐心是贏得成功的一種手段,而我卻沒有,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每天都保持同一種心態,也不可能脫離紛雜事物的乾擾,但我們如果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怨氣,多一點愛心,少一點急躁,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指責,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菲薄,是不是會讓我們自己的心明亮起來?會不會使我們的內心充盈起來,會不會讓我們的心情快樂起來?苦悶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快樂呢?急躁易有抱怨,耐心可以換來感動。
我願從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靜靜地成長,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教育是一門藝術。我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耐心讓學生快樂起來,讓自己內心有一種學生問候與念及的滿足,讓自己有一種成功時的自豪與欣幸。這就是耐心的老師吧。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需要靜靜陪伴,教師也是這樣。孩子的世界有著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樣,而要想很好地觀看這個世界裡的風景,「慢」是最為重要的,慢慢地等待,慢慢地與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