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浙江台州,那兒風景秀麗、物產豐富、是個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既然是「魚米之鄉」,那肯定有許多好吃的嘍!沒錯,我家鄉的地方風味小吃簡直數不勝數,什麼山粉糊、薑湯面、嵌糕、油鼓……可以說「餵飽」你的眼。今天藉此機會,就請隨著我的腳步,去品嘗一下我們極具代表性的美食——油鼓吧!
走在我家鄉的任意一條街上,你總能看見,在某個街角,賣油鼓的小攤前排起了長龍,人們爭先恐後地購買。我也加入了其中一條隊伍,等待著我的油鼓。
終於到我了,我剛才急得腳都跺疼了,可真的輪到我了,我又平靜下來,開始端詳起師傅做油鼓的手藝來。
「呲啦,呲啦!」油鍋里不斷蹦出油,師傅正在忙碌。泡油鼓可是技術活,只見師傅手執一雙筷子,不斷把一盆調好的麵粉糊往一根竹板上推,不一會兒,竹板上就攤出了一層雪白的麵粉皮,接著他又迅速地把豬肉末放到麵糊上,再均勻地撒上蔥花,就像綠草紅花盛開在白雪之中。這時,師傅又拿了一些麵糊,把豬肉和蔥花蓋住,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包好的麵團投入油鍋中。「嘭!」鍋面爆出一層油花。過了一會兒,油鼓就炸好了。師傅把油鼓撈出來,放到前面的筐子裡。那剛出鍋的油鼓表皮金黃,外形橢圓,雖然其貌不揚,但光聞它散發出來的陣陣香氣,也會令你垂涎三尺。
剛出鍋的油鼓很燙,但這個時候吃,味道是最好的,不然放久了就會變涼發軟。我在手心裡墊了一張紙,拿起那個令人一聞就眼饞的油鼓。伴著「咔嚓」一聲,油鼓金黃色的表皮被我咬破了,滾滾的熱氣瞬間湧進我嘴裡,然後,雪白的粉團就來到了舌邊,那粉團,與肉蔥的香氣融到了一起,比那小肥羊還要滑嫩,令人忍不住要再來一口,再來一口。油鼓中間夾的餡料更是令人神魂顛倒,吃了,你會情不由衷稱讚:「彌逃嶄顯!」(味道好極了!)
油鼓,有一個「缺點」,就是太小。有一次,我把油鼓當早餐吃,竟然一下子吃了4個。看著媽媽當時吃驚而又好笑的神情,我忍不住打趣道:「其實我不想吃這麼多,油鼓它哪點都好,就是太小了!」嘻嘻,我是不是有點貪吃呢?
在冬日的早晨,頭頂暖暖的陽光,手拿暖暖的油鼓,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啊!
朋友們,聽了我的介紹,還等什麼,就邁著堅定的步伐,向我們家鄉行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