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舌音和後舌音是根據發音部位的不同來區分的,具體如下:
前舌音(平舌音):
發音部位:舌尖與上齒背構成阻礙。
代表字母:z、c、s。
例子:如「資zi」、「疵ci」、「思si」。
後舌音(翹舌音):
發音部位:舌尖與硬齶前部構成阻礙。
代表字母:zh、ch、sh、r。
例子:如「之zhi」、「吃chi」、「施shi」、「日ri」。
國語中,前舌音和後舌音的發音部位一前一後,完全對立。例如,以ua、uai、uang作韻母的字,聲母是zh、ch、sh,如「抓、耍、拽、莊、床、雙」等。而以en作韻母的字,除了「怎、參(差)、岑、森」幾個字外,其餘字的聲母都是舌尖後音。
通過練習和注意發音部位,可以更好地掌握前舌音和後舌音的區別和發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