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角"是明清家具工藝術語,指的是將方形器物的四個角向內收縮,形成圓弧狀拐角。這種做法在江南被稱為「劈角做」,在北方則被稱為「委角」。這種形態的器物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1973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宜村出土的西漢五銖銅錢,其範身下兩端就出現了小方形的委角。到了唐代,委角形態開始出現在青銅器和家具中。
"委角"是明清家具工藝術語,指的是將方形器物的四個角向內收縮,形成圓弧狀拐角。這種做法在江南被稱為「劈角做」,在北方則被稱為「委角」。這種形態的器物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1973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宜村出土的西漢五銖銅錢,其範身下兩端就出現了小方形的委角。到了唐代,委角形態開始出現在青銅器和家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