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種含義,主要包括:
指示代詞:
表示「這」、「這個」或「這裡」。例如:「生於斯,長於斯」意味著「出生在這裡,成長在這裡」。
連詞:
用於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就」或「則」。例如:「哀斯憤,憤斯怒」意味著「悲哀就產生憤怒,憤怒就產生怒氣」。
動詞:
在上古漢語中,指劈、砍。例如:「墓門有棘,斧以斯之」中的「斯」意為劈開。
形容詞:
同「廝」,表示卑賤。例如:「鄉官部吏,職斯祿薄」中的「斯」指的是地位卑微的僕役或勞工。
助詞:
表示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之」或「的」。例如:「秩秩斯乾,幽幽南山」中的「斯」用於連線形容詞和名詞。
用在倒裝賓語和動詞之間,以確指行為的對象,相當於「是」。例如:「篤公劉,於京斯依」中的「斯」用於指明行為對象。
用在形容詞之後,相當於「然」。例如:「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中的「斯」用於形容王的氣憤狀態。
綜上所述,「斯」在文言文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上下文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