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秋沙鴨(學名:Mergus squamatus)屬於雁形目鴨科秋沙鴨屬,是一種體形較大的水禽,體長大約為49至64厘米。它們以優雅的體態和獨特的羽色而著稱,特別是兩脅的魚鱗狀黑色斑紋,使其在眾多鴨類中顯得與眾不同。中華秋沙鴨的頭部特徵鮮明,具有長而明顯的羽冠,雄鳥的頭部和上背部為黑色,下背部、腰部和尾上覆羽為白色,而雌鳥的頭部和頸部為棕褐色,喉部為淡棕色,上體為灰褐色,胸部有白色鱗斑。
中華秋沙鴨是一種古老的物種,據研究,它們至少在地球上生存了1000多萬年,是第三紀冰川期的孑遺物種。它們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包括長白山脈、鴨綠江、圖們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才嶺等地,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西部和部分東南亞國家。中華秋沙鴨以魚類為主食,也會捕食石蛾科昆蟲或啄食水草。它們通常在樹洞中營巢,有時也會在地面或地穴中築巢。
由於人類的獵捕、棲息地破壞、水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中華秋沙鴨的種群數量受到了嚴重威脅。據統計,全球的中華秋沙鴨數量不足1000隻,因此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同時也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的繁殖和越冬習性複雜,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如緩流河灣、清澈水質和豐富的食物資源。
綜上所述,中華秋沙鴨是一種具有重要生態和文化價值的瀕危物種,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護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