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大學生勵志

大學裡風生水起的那些人,後來呢?

大學裡風生水起的那些人,後來呢?

都說大學如同一個小社會,但是再像,也不是真的。

01

大一剛入學,有一次看學校非官方的一個大型活動,活動開始前按照慣例是介紹一些到場的嘉賓。當時我以為學生自己辦的這種活動是沒有這個環節的,即便有可能也是請來的少數幾位老師,應該很快就可以正式開始,但實際上這個環節持續了將近20分鐘。

主持人自然也是學生,介紹到場的兩位老師後,從校學生會主席開始到各個學院的學生會主席介紹了一遍。學校一共27個學院,一個個介紹,起身致意,10分鐘過去了,接著是校學生會主席致辭,又10分鐘過去了。其實看著當時在台上意氣風發的校學生會主席,有一種錯位感,似乎這不是在大學禮堂,而是在辦公樓的會議室。

身邊已經有其他同學開始討論主席是哪個學院什麼系有沒有女朋友這類八卦問題,但也有人提到學生工作太繁忙,肯定成績不好的情況。說實話,我對於這種說法很認可,每個人精力有限,兩全其美是很少的。不過有訊息靈通的同學說,學生會主席是可以直接保研的,成績過得去就行。

因為這場活動身邊很多同學立志要加入校學生會,一方面平台好,可以鍛鍊自己,另一方面也能向優秀的人靠攏學習

02.

我們宿舍四個人也都報名了,但結果是校學生會一個都沒通過,院學生會只有我和小音通過。後期由於我選擇轉專業,和學姐說明情況後就幾乎再也沒參加過學院的學生工作。再一次有接觸已經是大一下學期了,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次。

當時我們學院組織的話劇表演,宣傳部部長擔心來的同學少,就給部員門下達任務,每人至少帶一個同學來捧場,宿舍兩位本地的同學回家,小音就帶著我去了。不過由於室內比較悶,我坐在了靠近門口的地方。活動開始前15分鐘,主席帶著女朋友也到了門口,因為邀請的其他學院的院學生會主席陸續到場了。

因為在距離我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清楚的看到雙方握手,寒暄:

「謝謝捧場,前面入座吧」。

「應該的,那我先進去了」。

話劇結束的時候,自然是歡送:

「節目很精彩,安排也都很好,以後我們院得向你們這多學習」。

「哪裡哪裡,比你們那歌唱比賽差遠了」。

當時的畫面感是,穿著正裝的主席,以及,旁邊穿著類似晚禮服裙裝,有精緻妝容和得體微笑的女朋友,這給我的錯位感就是,領導攜夫人出席重要場合。

當時的我很贊同開頭的那句話,大學就是個小社會,同樣學院專業只相差兩屆,但似乎大不相同。

03.

前面兩種情況是學生會,普通社團中有嗎?也有,只不過情況不同。

在院學生會呆的半學期,是一個學長帶我們小組,其實組員也就三個人。學長很熱心,專業上的問題幫我們解答了很多,所以後來學長推薦他所在的一個社團時,我們三個都去了宣講會。

說實話,學長推薦的這個社團逼格很高,宣講會在一個咖啡廳里舉行,社團成員之間交流都是60%的中文加40%的英文,中間的一些演講都是全英文,一些測試也都是很新穎並且有深意的。當時就感覺這個社團很不一樣,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我們三個人都報名參加了。

一面後是二面,二面還有終面,最後可能因為有學長幫忙的緣故,我們三個人通過了兩個。當時剛加入進去,感覺這和學生會主席-中層-成員這種明確的劃分不太一樣,相對更自由更暢所欲言,所以一直很積極。正好剛加入進入第一個月就有一個社團的活動,是我所在的部門主要負責。

其實大一是大學四年里課最多的,當時幾乎一周都是滿課,還有三天是上到晚上十點。晚上沒課的時候我一般都是下課後直接過去,一直到晚上11點才回宿舍,中間有課給學長請假時候,學長很理所當然的給我說沒事,這個老師不點名,不用去了,作業抄室友的就行。

雖說大學上課這方面真的和高中不一樣,很多同學也都比較隨心所欲,想去去,不想去不去。但對我來說之前一次課都沒翹過,這是第一次。那一周,老師可能點名的課我去,老師不點名的課直接翹,最後活動完成,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也感慨學到一些原來不知道的東西,會做海報了,會用office裡面原來不知道的功能了。

但這種滿足感很快就破滅了。寫作業時,書上的內容是基礎性的,擴展性的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即便看了室友的筆記,該不會還是不會;上課聽老師講課,也由於缺過課的原因,有些跟不上了。社團這邊又有新的任務,這次學長說,沒事,期末老師會劃重點,一周時間,肯定不會掛的。

這次,我沒相信。因為所學的專業是理工科類,對女生相對沒有優勢,而且僅僅以不掛來要求自己,還是不能接受的。後來去社團的時間少了,工作也是另一位同學做的更多,最後換屆時就被淘汰了。

04.

現在已經是大四的老學姐了,這些畢業年份在我之前的學長學姐的出路也都漸漸明確了。

校學生會主席:當時所說的保研,其實是行政保研,需要在學校行政部門工作兩年後,才能在學校讀研究生。有一次在食堂碰到他,我根本沒有認出來,聽小音說他學生工作做得也不順利,換過兩次崗位。

院學生會主席:由於成績不好,沒能保研,出國英語成績不夠,最後家裡希望他能考公務員,也沒考上,後來怎麼樣就不知道了。不過他女朋友,最後去了英國top30的學校繼續讀研,兩個人隨後也和平分手。

社團學長:當時他英語口語真的很好,但後來我才知道他英語六級一直沒過,一直到了大四最後一次低分飄過。也因為成績不佳,沒能保研。一開始聽說他回老家工作的,但是後來看朋友圈裡他選擇去美國繼續讀書,但到現在學校還沒定下來,在找我們這屆的學弟學妹幫忙詢問學校情況。

社團成員:當時和我一起進社團的同學,後來我被淘汰,她留下。因為轉專業後來幾乎沒再見面,最後聽小音說她選擇了考研,但好像沒考上,在猶豫是工作還是二戰考研。

難道大學裡學生會和社團里的人,最後都這樣?肯定不是。

之前看《在清華當學渣是什麼感覺》,中間有提到一個情況,本以為自己只要學習好沒什麼才藝也行,可到了清華才發現那些會唱歌會跳舞會談琴還做著學生會工作的人,成績比自己還好。

雖然我的大學不是清華,不過也有這樣的全能型人才,但真的是個位數的。我相信即便是在清華,這種情況也不多,一些人真的是在天賦上就領先了一大截,更多的其實是普通人。

05.

其實剛開始在大學很不適應,對環境陌生,對學習方式陌生,甚至一度自卑,似乎我只知道學習,學習還不是最好的。

加入學生會,但在學生會中感覺沒有學到有用知識,甚至不適應同學關係轉變成工作關係的情況,也不適應本應尊重學習知識的老師轉變成在行政上相處的上級;加入社團,感覺在社團能學習到一些知識,但前提是不能耽誤學習,在有舍有得之間我選擇了學習。

隨著在學校的時間越久,也逐漸走出了當時的一些誤區。

學生會:即便是學校官方的,也只是個學生組織,是全部由學生構成的。喜歡做很好,相處愉悅更好,但如果在裡面做的不開心或被使喚被指派做一些工作,不用猶豫,那就不做。在那裡面你所謂的中層高層,都是不同學院的學長學姐,即便是同院的,也就是需要尊敬的學長學姐。從長遠角度看,在學生會工作的經驗,可能有利於適合將來從事行程工作的同學,但行程方面的有行政管理專業,即便沒有在學生會工作過,以後再學也是可以的。

社團:想通過社團參加公益類支教活動,只需要報名就可以,並不需要一直在裡面工作;想通過參加社團而學習某種興趣愛好的,例如鋼琴,我不太相信一年10元社團費用,組織一次鋼琴基礎知識講解就能讓你學會彈鋼琴,更多的還是自己去琴房練習;通過社團可以對自己有興趣的愛好有基礎的了解,如果喜歡,肯定還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金錢的付出,才能學到;想通過社團認識志趣相同的朋友也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如果在同學院幾十幾百個人中都沒有,那十幾個人的社團機率應該是更小的。

適合自己去做,不適合自己就不要強求。即便是在大學,本質還是學生,學生的本質就是學習。如果是想早日工作,在外實習,耽誤了學業,那找到了好的用人單位,積累了經驗,也是值得的;但如果僅僅是為了這些學生工作和社團而影響了學習,在大四能通過考研來彌補是最好的,玩三年學一年也是值得,但更多的是玩了三年已經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沉澱下來去學習。大學是步入社會前最後一站,如果在這裡用四年的時間還不能看清自己,那以後只會耽誤更長的時間來尋找自己的道路。

大學裡的風生水起,真的只是在大學裡。

大四學姐的真實感慨,希望對剛進入大學的學弟學妹有所幫助。(來源:簡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