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科學讀後感(一)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觸摸科學》,其中有一篇文章寫的是關於太陽的:以前,人們認為太陽毫不起眼,但現在太陽卻為人類做出了不計其數的貢獻,比如說在幾十年前,人們從未想過用太陽來燒水,而在幾十年後的今天,用太陽來燒水已經成為了現實。
科技在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人們還會利用太陽能來做什麼?或許是太陽能汽車,或許是太陽能飛機,或許……
現在,有些玩具就是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比如太陽能玩具小汽車,它就是靠著太陽能發電行走的。如果你把太陽能小汽車放在陽光下,它就會自動跑起來。但如果你把它放在陰暗的地方,它就會停在那裡一動不動。
它的妙處還不止於此,現在,太陽能熱水器也走進了千家萬戶。只要是晴天,太陽能熱水器就會幫你燒好熱水。這樣,就不用擔心在大熱天的晚上回家洗不到熱水澡了。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在國家興旺發達的今天,我們小學生更應該抓緊時間學習,更應該珍惜學習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觸摸科學讀後感(二)
大自然中,季節分春夏秋冬;氣候有冷熱寒暑;天地萬物分為陰陽;粒子有正反之分;世界分為宇觀世界與微觀世界;隨機事物發生的機率為50%……
因此,凡事都有好壞之分,就同一件事而言,對人們來說也同樣有利弊之分。人們每天都在周而復始的過著自己的生活,有人痛苦,有人快樂,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可能會遇到許多是非,不可能永遠痛苦也不可能永遠快樂,凡事以平常心態面對,這樣對自己來說或許更有益處。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客觀的世界,人們應該以客觀的態度來面對,比如人的相貌、性格、愛好、甚至行為習慣、疾病等是遺傳基因、後天環境等多種原因造成的,也就是客觀因素導致的,這是廣大科學人士經多年不斷發現、探究出來的結果,而並非人們隨意想像的。有時候事實擺在眼前,我們不得不客觀的承認它們,何況這種解釋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比較好的答案。因為我們這樣想,把事情歸於客觀而非主觀,或許能減少一些人們之間的是非爭議,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我們都知道,大自然應該是平衡的,質能基本是守恆的,黑夜若不存在,白晝從何而來?色彩都有它的反色……,同樣利弊幾乎也是平衡的,任何事物對人們來說,或許總是分為利弊兩面,就像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科學水平越高,人類越有可能遇到史無前例的科學難題一樣,只不過有些事物對於人們來說是利大於弊,反之有些則弊大於利而已。某個人,他生活拮据,或身體殘疾,但他發奮學習,因而成績不凡,甚至為世界作出許多貢獻,倘若他生活富足,身體健康,各個方面的條件都非常優越,那麼,或許他也不一定有卓越的成績。正所謂逆境出人才,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有了困難,也就是有了不利的因素,不一定是絕對的壞事,也許是相對的好事,何況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困難不是麼?
若是有人問:世界上什麼地方最危險?哪裡最安全?什麼是無線與虛無?什麼是是非對錯?這些爭端的距離到底有多遠……你如何回答呢?有人說,最危險的地方也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災難往往在最萬無一失的地方發生,無線與虛無、只有一步之遙,是非對錯只在一念之間……或許一不小心,人就會做錯事物,但確是始料不及的。幾十萬年對於人的一生來說實在漫長之極,但對於緩慢發展的宇宙演化史來講,那就是一瞬之間!只不過這些取決於用什麼參照物去比較罷了。
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東西也一定會在歷史上消失「,的確,世界上的一切都要經歷從生到死的過程,人會消失,物質也會消失,我們的宇宙會消失,質子也會消失,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每個人的一生中會有平均一至二個質子從你身上永遠消失……或許美好的事物就像過眼雲煙,轉眼消失,有人爭名奪利到頭來反而一場空,還為此失去了更多東西,其實只要生活的自在安逸,多姿多彩就行了。當然,人本是千差萬別的,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能這樣想,自然允許各種各樣的想法,只要無愧於心就好。
這個世界是變化多端的,人類面對世界應當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永不服輸,為了自己的事業愛好,付出一切,為立足於世,實現自己的理想。除此之外,還應當謙虛謹慎,對待周圍的人與事物誠實不虛,多關注身邊發生的事物、現象及自己喜歡的一切,以便培養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積極的探索未知世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中的現實有時候比科幻小說更為神奇!
觸摸科學讀後感(三)
一次做完家庭作業,偶然發現我的書櫥多了一本《觸摸科學》,我就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原來這是一本做小實驗的書,看著看著,我忍不住要去做一個」隔空點火「的小實驗,書中介紹說火柴不必接觸燭芯即可點燃蠟燭,你相信嗎?
我有點懷疑,特別這段時間,電視上在播放一個女氣功師傅,她只通過隔空推人,即讓其徒弟四散奔離。有一名記者前往親試,發現毫無特別之處,證實」隔空打人「是假的,她已被開除山門,且被定性為偽科學。所以我就懷疑這」隔空點火「也不太靠譜。這蠟燭線在下面,火在上面怎麼可能點燃?但是這本書上說萬事皆有可能。
我準備了實驗所需器材:一盒火柴,一根蠟燭。首先我擦燃火柴,點燃了蠟燭,讓它燃燒一會兒,等到蠟燭燒得較旺時,我把它吹滅。這時燭蕊中升騰起一股裊裊青煙,我迅速把火柴擦燃,放在蠟燭的上方,這時蠟燭就又被點燃了,真是太神奇了!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又查閱了一些資料:在點燃蠟燭後,火焰周圍的蠟慢慢熔化,形成燭油,燭油沿著火芯上升,在燭芯上端受熱空氣,形成可燃氣體,當可燃氣體到達燃燒點就可以燃燒。當剛吹滅蠟燭後,可以看到的裊裊青煙,這些就是沒來來得及燃燒的可燃氣體。當它接觸到火柴的火焰後,青煙就立即燃燒起來,從而把蠟燭再次點燃。
通過這次小實驗,讓我喜歡上了這本書,更喜歡上了科學。()科學並不神秘,就在每個人身邊,你能觸得到,也能感受到。